第1章 干部子弟市长居思源空降江平(第6/7页)

居思源到房间后,马鸣到楼下休息室去了。他给池静发了个短信,说一切顺利。又打了个电话回家,保姆接了,他请保姆转告九十岁的老爷子,他已正式到江平上班了,请老爷子放心。另外,请保姆对老爷子血压多关注些。前天他回家,看见老爷子脸色有点泛红。记着按时吃药,运动时要有人跟着。他叮嘱保姆,保姆也五十多了,说,放心,居厅长,没事的。这保姆居思源当然放心。早些年,母亲去世后,父亲一个人住在省委高干楼里,寂寞得很。居思源和居霜给他找了好几个保姆,都很短时间就处不下去了。现在这个,是居思源到江北调研时,当地的县委书记给介绍的。保姆三个孩子都在省城工作,也识得些字,懂大体。来了后,跟老爷子越处越好,就像父女一般。一晃就十年了,她几乎成了老爷子的拐杖,成了老爷子的依靠。

两点半,居思源起来稍稍漱洗了一下,并没有到市政府,而是直接到了市委。

江平市委在长江路上,而市政府在人民路上,两地相距大概五公里。从市政府到市委,必须要穿过大半个市区。江平是个中等城市,市区人口一百万多一点,在江南省处于仅次于省城的第一方阵。居思源一路看着市容,不时地皱皱眉。以前,他多次到过江平,也没有好好地注意。现在,他是市长了,他得认真地看看市容。这一看,他不得不从心里生出两个字:“乱”与“旧”。是该想想办法,让城市变得好看一些了。市容是门面,城市不好看,人家的第一印象就上不来。第一印象不好,就像谈恋爱,再见下去还有可能吗?

车快到市委,居思源让马鸣给徐渭达书记的秘书黄启义打电话,问问渭达书记在办公室否。黄启义说:“在,刚刚到。”

居思源上了市委楼的电梯,马鸣按了五层。电梯里是人说话最少的时候,也是难得安静的时候。居思源在电梯上升的一刹那,大脑里出现片刻的空白。这种情况不是一次两次了,很多时候,他坐在会议室里,听着别人说话,会兀自陷入一种虚幻之中。如果人有灵魂,那么,这一刻或许就是灵魂出窍了。灵魂游离于身体之外,空留着身体在会议室里,或者是这电梯里,其实深层次大概是渴望解脱的表现。从十四年前改行到机关,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而且是随着职务的升高,次数越多。他同王河谈过一次。王河说,很简单,你骨子里还是当年的记者,当年的愤青,而你的身体已经适应了官场。骨子就是灵魂,因此灵魂才时常偷偷溜出来。矛盾啊,矛盾!

听了王河的话,他也觉得有理。也许这种瞬间的出窍,正是官场一种神秘的潜存在呢。

徐渭达正在大办公桌前开始喝下午的第一口茶,见居思源进来,身子往起稍稍站了站,示意居思源坐下。大办公桌对面放着两张椅子,这是用于来人汇报的。而环办公室摆放着两组沙发。居思源选择与徐渭达呈直角的沙发坐下来,徐渭达只好转动了下椅子,对着居思源。居思源看着徐渭达的光洁的脑袋,觉得如同一枚打磨过的精致的佛珠。他突然想起早些年读到的一句话:官场无佛。他从心里轻轻地笑了下。

“渭达书记,我刚到江平,政府工作还得请书记多关心。”居思源尽量把语气说得和缓些。

徐渭达却哈哈笑了两声:“思源哪,你来主政江平,我是最放心的。怀凯书记征求我意见时,我立马就同意了。江平你来最合适!当然啰,压力也很大,事情也很多。特别是去年……哈哈,来了,就放手干,我会支持你的。我的情况你也知道……总之呢,江平也还是个不错的地方。干部整体基础也还好,好好干啊,思源!”

“有渭达书记在前面领着,我当然得好好干。我同意来江平,一半也就是冲着渭达书记的关心。有您在,我心里有底。”

“哈哈,哈哈!关键还是自己做。”

徐渭达又转了话题,问居老爷子身体怎样,又问到池静和孩子。居思源说都好着。徐渭达道:“到江平来了,虽然离省城也就二百里地,毕竟也不如以前方便了。政府那边都安排好了吧?”

“安排好了。”

“那就好。”徐渭达起身给居思源茶杯里续了点水,然后就坐在对面的沙发上,清秀的脸上作出深思状,道,“不过,思源哪,江平也有很多复杂的地方。这点你得作好准备。首先要搞好班子里的团结,特别是文远同志。他是个老江平了,对江平情况了如指掌,我有时还得向他请教。另外就是,对江平的人事安排,下一步也是一个艰巨的工作,可能要先心里有底。这点,你来牵头。我支持你!”

“这……”居思源没想到徐渭达会将人事这个向来党委一把手管的事情交给他这个市长,赶紧道,“人事还得渭达书记亲自抓,我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