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5/10页)

在这半年期间,原本因为省府换届落选,已然元气大伤的洪大光,不仅利用病休使身心得到放松与滋养,而且得益于废寝忘食、因公负伤这一美名,被新闻媒体广为宣传之后,受到省领导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肯定,等于变相为其正名洗冤。如此一来,身体上受到的些微皮肉之苦,很快便被精神上的巨大愉悦所取代。何况,他自己内心清楚,那次受伤并非真正的工伤,而是饭后午休时,在阳城大酒店与公关女经理缠绵,动作过大、用力太猛所致。原本一桩懊恼事,不期竟然成转机。此情,正应了塞翁失马的古训。

洪大光病休,省里决定廖志国暂时接管全面。这样的安排,对于刚刚就任市长才半年多的廖志国来说,无疑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遇。试想,像他这种新近提拔的官员,又是从外边调来异地任职,若想熟悉情况、站稳脚跟,且不说先做个三年五载低眉顺眼的小媳妇,至少也得有两年过渡期吧。何况,阳城情况本就复杂,各种政治势力较量尚未分出胜负,哪里有你一个新人插足、说话的分儿!可是,洪大光的意外受伤,让廖志国找到一个非常巧妙的切点,并迅速形成对自己极为有利的机遇。可以设想,假如不是廖志国提出洪大光是因公受伤,且先后在省领导及媒体面前广为宣扬,洪大光怎么可能轻易交出权柄,廖志国又如何能够执掌阳城全局呢?

廖志国利用洪大光病休形成的权力真空,强势推进“鲲鹏馆”项目,广为拉拢人心,扩大、巩固自己的政治势力,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杰作,自然是安抚了政协主席丁松,暂时平息了洪大光与丁松之间多年的争斗,也为自己的顺利执政消除了阻力,铺平了道路。诚然,丁松作为阳城政坛的地头蛇,凭借其根深蒂固的官场基础,长期与洪大光较劲,是一股不可轻视的政治力量。廖志国也发觉,别看丁松眼下的主要对手是洪大光,可随着形势的变化,尤其是未来洪大光一旦调离,就丁松的品行、个性而言,势必会将斗争矛头转向自己。在官场,有一种人天生就是斗士,制造矛盾、寻找对手是其生存的最基本法则,丁松便属此类人。因此,廖志国必须想方设法稳住丁松,最好找到一只合适的笼头将其套住或彻底驯服,既稳住眼前阵脚,也免除后患。

丁松儿子出面兜售建材,给了廖志国一个绝佳机会。他授意黄一平,爽快答应丁公子且与其父母达成默契,承诺购买其钢材、幕墙的同时,暗示丁松息事宁人,不要再做四处打横的反对派。前不久,为了进一步给丁松吃下定心丸,廖志国在“鲲鹏馆”尚未正式开工的情况下,破例答应丁公子的要求,让江大伟与黄一平出面,答应以钢材面临涨价预期的名义,与其草签了一份总价值高达八千万元的钢材期货协议。初步估算,丁公子此单获得的回扣,至少达五百万元。如此一来,丁松那边不仅在廖志国面前满脸春风,公开场合频频歌功颂德,而且对洪大光也抱持宽容态度,除带领政协领导层到病房探视外,又破例携夫人专程看望。基于此,廖志国在处理中阳地产问题时,丁松也才没有横生枝节,再出什么难题。

阳城官场上的盛世太平,很快通过各种渠道反馈到省里。梁副书记在某次省委常委会上,不吝褒奖之词,对此现象大加表扬,虽然其间并未直接点名道姓,可大家都明白,时下阳城主政者正是市长廖志国。此外,省委龚书记也在会上表态,说:“这个廖志国,不错!说明省委当初这个决定,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

就在这次常委会议之后不久,省委龚书记专门来过阳城,名义上是视察沿江开发和城北新区,实质带有考察性质,重点是对市委书记洪大光的安排,以及未来阳城市党政主要领导的人选。龚书记在阳城住了一夜,分别与洪大光、廖志国、丁松等人进行了个别交谈。在龚书记面前,廖志国再次把洪大光狠狠夸奖了一通,摆事实、讲细节,帮洪大光的过去辩解,并且力荐其到省里工作。同样,洪大光对廖志国也是极尽赞美,将廖志国来阳城一年多、尤其是他病休期间的情况,添油加醋地进行了描述。而丁松哩,许是出于多种复杂且微妙的因素,除了对廖志国褒奖有加外,竟然没再向洪大光开炮,甚至委婉表示不再反对省里使用之。

龚书记看到如今阳城委府这般团结,显然如释重负,满心欢喜。其间,他还特意多花了一个多小时,专门听取廖志国对阳城未来几年工作的打算。这个话题,内容似乎并不重要,指向和象征意义却相当明显——洪大光之后的阳城一把手位置,将无可置疑地落在廖志国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