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第5/6页)

朱怀镜说:“要准备什么?有什么吃什么!”

向云启说:“问题是什么都没有吃的。我们不同上级机关的干部,待在办公室的时间不多。我们每天都在下面转,食堂的饭最不好做。我们就搞报餐制。今天我们没有报餐,就没有吃的。”

朱怀镜说:“我就不相信今天在你李家坪乡政府连口饭都吃不上。我不管那么多,反正就在乡政府吃!”

向云启还想说什么,余明吾朝他做了个眼色,他就说:“好吧,就在食堂吃吧。那就得麻烦朱书记稍等。”

余明吾说:“云启你还在这里干什么?快去安排呀!”

向云启忙出去了,其他几位乡干部也都跟着走了。朱怀镜对舒天和杨冲说:“你们俩也出去一下吧。”

舒天和杨冲马上起身去了。朱怀镜侧过头,轻声道:“明吾同志,这次李家坪农民上访的事,地委非常重视,缪明同志作了重要指示。我看,不追究一下责任人是过不了关的。”

余明吾明白他的意思,道:“向云启同志工作魄力不错,组织能力也很强,也舍得吃苦。就是有时候方法简单,太过鲁莽。”显然是想替向云启说情。

朱怀镜说:“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变了,我们的用人观念也要转变。作风霸道不能等同于工作魄力,家长作风也不能等同于组织能力。工作方法的简单或复杂,都不是问题的本质。本质是什么?本质在于是不是依法行政。”

余明吾知道自己没法护着了,就点头道:“这位向云启同志,的确应该让他吸取些教训了。要不然,下次弄出个人命案来都不一定哩。”

朱怀镜说:“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处理一个人,主要在于向全体干部敲敲警钟。有的干部根本就不管群众死活,有的地方甚至流传这样的顺口溜:喝药不抢瓶,上吊不解绳,投河不拉人,告状不开门。像什么话?麻木不仁到了何种程度!”

余明吾脸上马上冒汗,只知点头而已。他自己知道,这顺口溜就是从马山县传出去的,朱怀镜不明说,是给他面子了。“明吾啊,你是全区资格最老的县委书记,地委很看重你啊,千万不能在这种事情上跌跟头啊,万万小心啊。”朱怀镜语重心长。余明吾领会了朱怀镜的意思,心里很是感激。

这时,向云启推门进来,余明吾忙摇摇手。向云启说了声“准备用餐了”,就退出去了。

朱怀镜接着说:“你们县委慎重研究一下吧,我只说一条原则,要分清责任,严肃处理,不能应付交差。”

余明吾说:“行!我们一定认真研究,尽快将处理结果报地委。唉,是个教训啊!”

朱怀镜说:“教训,迟吸取,不如早吸取。马山将是全市农业产业化会议的参观现场,不能悬着这么个事放着啊。好吧,吃饭去吧。”朱怀镜始终不点出向云启的名字,却让余明吾明白,他的意图就是要处理一下这个人。

进食堂餐厅一看,只见满满一桌菜,早已摆好了。朱怀镜心想,要一下子变出这么多菜来,就是荆都有名的神功大师袁小奇也办不到。一定是他们早早就在餐馆里订好了,见这边不肯去,就叫人送了来。朱怀镜却不好点破了,欣然入座,只说:“弄这么多菜干什么?吃不了的。”又见陪席的只有余明吾和向云启,就说:“就我们五位,吃不了的。叫他们一块儿来吃吧。”

余明吾说:“他们受拘束,不肯来的,我们吃吧。”

朱怀镜说:“那就叫师傅来,一样分掉一半,让同志们在外面再坐一桌嘛。”见朱怀镜执意如此,向云启便叫人拿了碗来,一样分了些去。余明吾一再感叹:“朱书记真是个实在人。”

向云启举了杯,准备敬酒。朱怀镜却不等他说话,就摇摇手说:“今天我喧宾夺主,改个规矩。你先别敬酒,由我先敬。你们工作在基层,非常辛苦,我代表地委感谢你们。来,一起干了这杯吧。”

朱怀镜敬了这杯,大家才按照惯常礼数,依次举杯。向云启喝了几杯,话就多了:“朱书记,我们在基层工作,难啊!不说别的,就说身体,真得像斯大林同志说的,要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几天几夜不睡觉,要熬得;挨着枕头打呼噜,要睡得;几餐吃不上一口饭,要饿得;酒桌上一坐不胆虚,要喝得;碰上横人蛮人不要怕,要硬得;有时也得和稀泥,要软得……”

余明吾忙叫住向云启:“小向你一喝酒嘴就没遮拦了。你这和稀泥的理论,同我说说也就成了,还向朱书记汇报?”

朱怀镜笑道:“我也是在基层工作的。云启同志说的其实也都是实话。”

向云启喝酒很上脸,早连脖子都红了。他见朱怀镜并不怪罪,就又要敬酒,豪爽地笑着,红脸便更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