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完(第5/8页)

就在这关键时候,桃花河上游地区接连下了一天一夜特大暴雨,本已泛滥的河水更加得势,往上狂涨,一路泥沙俱下,见桥摧桥,逢路断路,遇田淹田,过村毁村。本来万泉和永安好几个大型水库蓄水并不多,谁知眨眼间就满了上来,加之库区山体纷纷滑坡,泥石流汹涌而至,水库无法承受巨大冲击,几乎在同一时间全面崩溃。就这样,桃花河上游百余条支流和大小数十座垮掉的水库里的大水,一齐汇集到桃花河干流里,形成滔天巨流,排山倒海而来,顷刻间漫过沿岸城镇乡村,淹没无数山庄田园,直逼桃林。

市委市政府领导闻讯,一个个脸都吓白了,也来不及研究部署,赶紧动员广大干部职工,上街入巷,组织疏散,匆匆将市民赶往高处。城外桃花河拦河坝上的每一道泄洪口都已打开,正在进行全线泄洪。岂料上游冲下来的无数树木楠竹,还有整座整座的木楼瓦屋,横七竖八的,将大坝上的泄洪口统统塞住,后面的泥砂和渣滓再推过来,一层层填上去,填得水泄不通,大水根本排不出去,眼看着慢慢就要漫上坝顶了。

大难终于酿成。

天快亮时,桃花河洪峰气势汹汹,扑向桃林城边河段。疲惫的防洪堤到底经不住滔天大水的迫压和冲击,在洪峰过境的那一刻,轰然垮塌,将无情的大水放进城里。顷刻间,大半个桃林城区都被泡进了水里。

奇怪的是防洪堤一垮,天上的雨也骤然停了下来。艳丽的太阳冉冉升起在空中,照耀着已成泱泱泽国的桃林城区。正在外组织抗洪的乔不群等市领导闻讯后,顾不得别的事,相继回到市里。市政府已变成水府,洪水都到了办公大楼二楼。风光长廊两岸的开发区,包括政府周边的几大园区也都泡进水里,一些快峻工的高大楼房要么完全倒塌,要么剩着半壁残垣,实在惨不忍睹。还是当年乔不群主持修建的政府大门质量过硬,仍巍然挺立于大水中央,门楼上的金色琉璃瓦和桃林市人民政府几个烫金颜体字,在太阳下熠熠生辉,格外醒目。一直泡了五天五夜,由于城外的拦河大坝死死堵在那里,大水依然恋恋不舍地留在城区,怎么也不肯退去。事情就是这样,应该坚固的防洪堤不堪一击,一夜工夫土崩瓦解,不指望那么坚固的拦河坝却牢不可破,不识时务地横在河上,挡住洪水去路。还是上级首长亲临桃林视察灾情,见势不妙,命令部队开着直升飞机,投下炸弹,将拦河大坝炸开两个大豁口,大水这才奔腾而出,淹向下游,城里水位才一寸寸地低了下去。

水是退了,可城里交通瘫痪,电停水断。大街小巷,满目疮痍,房前屋后,到处都是污泥和残渣。空气中弥漫着腐鼠腐猫腐狗腐猪腐牛腐羊的刺鼻怪味,令人窒息。人们陆续回到家里和单位,着手清淤濯泥,收拾残局。市委市政府领导也身先士卒,加入重建家园的行列之中。接着冯子愚召集有关部门领导开会,部署布置救灾工作,一方面积极向上汇报灾情,争取上级支持;一方面带领全市人民全力自救,力争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奋斗,陆续恢复了交通和水电,街上和各处的污泥浊水及渣滓垃圾也被清理干净,生产生活逐步正常。领导们又来到桃花河防洪堤上,进行现场办公,具体研究修复防洪堤,重建两岸风光长廊的可行办法。至于下游的拦河坝是彻底拆除,还是设法再建,则有待有关方面仔细论证,另行定夺,暂时管不了它。

两岸防洪堤垮塌非常严重,近一半的堤段已不复存在。垮塌得最厉害的部位恰好是文艺墙一带。留在墙上的作品也残破不全,缺头的缺头,损尾的损尾。倒是文艺墙那刻着刘禹锡《金陵石头城》的首块石碑还算完整,顽强地竖在那里。

没人会去注意这个细节,只有乔不群站在刘禹锡的诗前面,神情凝重,久久不愿离去。潮打空城寂寞回。默念着这意味深长的诗句,乔不群心头沉沉的,百感交集起来。正在沉吟之际,乔不群的秘书小白打来电话,要他速回政府,说检察部门和银监会的人来了,要跟他交换意见。乔不群一点也不感到惊讶,知道他们迟早会找上门来的。桃林的大开发,包括防洪堤、拦河坝和桃花河两岸大小开发区等项目的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开发银行贷出的四十五个亿,一是近年招商引资陆续引进的七八十个亿。防洪堤被大水冲垮,拦河坝炸开两个大口子,两岸众多开发区毁于一旦,一百多亿的资金差不多都泡了汤,有关部门肯定会过问的。开发行的人已组织专家,对防洪堤做过检测,防洪堤的基础深度远远不够,钢筋和水泥标号不合格,连埋在堤里的砂石都不符合要求,整个建筑质量大大低于有关标准。检察院据此逮捕了刘小富及相关官员,连蔡润身也被再度起诉,接受审查。姬老板、辛芳菲、邓一青等开发商也受到传讯,所属公司财务同时被查封。接着检察部门与银监会一道,对开发银行贷给桃林的资金去向和使用情况,展开全面清理和调查。这样大的行动不用说必须得先得到省委首肯,省委领导态度坚决,批示桃林的事情涉及面广,影响大,要一查到底,查到谁是谁,任何人都不得出面说情,偏袒包庇问题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