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包罗万汇的艺术成就(第3/3页)

五言律诗自初唐以来逐渐成熟,成为盛唐最流行的一种诗体。杜甫受其祖父影响,在五言排律和律诗方面造诣尤其精深。他的排律主要用于干谒,大都写得典雅凝重,章法因人而异,辞藻丰赡,曲尽其意,奠定了他以才力见长的功底。五律则精工凝练,气象宏放,名篇特多。如《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不仅高度概括了泰山象征造化伟力和代谢变化的壮美景色,而且表现了把大自然的浩气都纳入胸怀的豪情,在观望名山的兴会中,寄托了登上事业顶峰的雄心壮志,以及前程万里的乐观和信心。又如《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星空平野使人想到宇宙的永恒,月影江流使人想到时间的流逝,而微风、细草、危樯、沙鸥等微小孤独的事物置于这无垠的星空平野之中,又使景物的这种对比,自然烘托出诗人漂泊在天地间的孤独形象。《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诗和孟浩然的《临洞庭》都是咏洞庭湖的绝唱,如果说孟诗主要还是注重形容洞庭水势的浩大,那么杜甫则超出视野的局限,着眼于洞庭分裂吴楚的地势和涵蓄乾坤的度量,以其可干造化的笔力和包容宇宙的襟怀,创造了比洞庭湖更为壮伟的诗境。他的五律既能取势高远,又善于体贴入微。如《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形容春雨如通人情,趁人毫无觉察时随风飘入暗夜,细细地滋润着万物,悄无声息,既生动地写出了雨的柔和细润之态,又把人们通常在春天盼望及时雨的喜悦心情贴切地表现出来。用字精妙,传神入化。

杜甫的绝句同样风格多变,像盛唐诸家一样,他也有风韵绝美的七绝,如《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岐王是唐玄宗的四弟,崔九是唐玄宗的近臣,都死于开元中。李龟年兄弟在开元年间以擅长音乐得宠,经常出入宫廷和王公贵族之门,安史之乱后流落到潭州。诗人晚年与他相遇,不由得勾起对于开元盛世的怀念。落花是暮春实景,令人想到一切繁华的衰谢和飘零,昔盛今衰之悲也就自在黯然不言之中了。这首诗是眼前景、口头语,含蓄蕴藉,风韵无限,典型的开元七绝风调。他的绝句也有不少色彩鲜明、构图精致的佳作,如著名的《绝句四首》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黄鹂点缀于翠柳之中,白鹭排列于青天之上,形成色彩的鲜明对比;西岭的雪和万里桥的船虽是纳入了“窗含”和“门泊”两个画框之中,诗里所展现的时空却拓展到千秋万里之外。五绝《八阵图》更是高度凝练: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八阵图在夔州鱼复浦平沙之上,传说是诸葛亮演练兵法的石堆,千年以来在江流冲击下岿然不动。诗人将诸葛亮建立三分之国的功业和八阵图的名声对举,由此处遗迹推及诸葛亮因对吴国失策而未完成统一大业的遗恨,字字顿挫,大气磅礴。

杜甫虽然融会古今、兼备众体,但还是以沉雄博大、悲壮瑰丽为主要风格。说诗者历来以“沉郁顿挫”形容杜诗的基本特色。这四字原是杜甫的自评。“沉郁”指文思深沉蕴藉,“顿挫”指声调抑扬有致。而沉郁又另有沉闷忧郁之意,因此后人以此四字来概括他的特色,便包含了深沉含蓄、忧思郁结、格律严谨、抑扬顿挫等多重内涵。他和李白都代表着盛唐诗歌创作的最高水平,但风格与李白恰好形成一个鲜明的对照,李白天才放逸,不拘法度,没有锤炼的痕迹;杜甫才学富赡,法度严谨,思力极其沉厚。两人都富于变化,但李白的变化在声情和辞藻,杜甫的变化在立意和格式。因此前人认为李白是天授的奇才,杜甫是人能的极致,称李白为“诗仙”,称杜甫为“诗圣”,确实概括了他们的主要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