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妇吟秀才”到文人宰相韦庄(第3/3页)

到成都之后,韦庄在西南浣花溪畔、杜甫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安顿了下来,他重新修整了杜甫留下来的草堂,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飞。难如上青天的蜀道暂时阻隔了中原连天的战火,成都,这个在一千多年后被一个电影导演誉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此时以一贯的温厚和宽容收留了诗人,收留了再也无法回家的诗人。

可是,诗人的生活似乎也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顺心如意吧。

荷叶杯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晚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据说,王建好色无度,就连大臣的妻女,凡被他看中,也全不放过。韦庄有一名爱姬,资质艳丽,兼工词翰,两人情意深厚。王建知道后,借口要其教授后宫女子书画,将韦庄爱姬强行带入宫中。韦庄知道此去即为永诀,可是慑于君威,也无可奈何。

爱姬被抢的诗人难忍心中郁悒,写了数首《荷叶杯》,表达自己的感伤。而这首词中的“如今俱是异乡人”,更是表达出了羁旅天涯的诗人,借怀念故乡而表达的那丝哀叹。年已垂暮的诗人,此时竟像一个离开了家门,被外人欺负的孩子,唯一的愿望,就是回到家里,在故乡的羽翼下,好好疗伤。其实诗人未必不知道,欺凌自己的,并不是“异乡”这样一个空泛而含混的概念,而是高坐金銮殿上,那个手操生杀予夺大权的皇帝。

据说,这首词后来传入了宫中,韦庄爱姬看到之后,十分感伤,于是绝食而死。韦庄知道之后,更加悲恸,写了几首悼亡词,其中有一首《女冠子·昨夜夜半》:

女冠子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在担任王建的宰相三年之后,七十四岁的韦庄离开了人世。我有时候想,在诗人看这多灾多难的山河最后一眼的时候,耳边是否回响起了儿时母亲给自己唱过的歌谣?眼前是否会出现故乡山坡上的柳枝?日暮乡关,生,无法回去,也许,诗人在死后,终于魂归故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