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在“恶的意识”中凝神观照 (第3/3页)

 

  波德莱尔相信基督教的原罪说,认为人生而有罪,他的本性已经了堕落,他唯有顽强地与自己的本性作斗争,才有希望获得拯救。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即一切顺乎本性的、未经人的努力改变过的东西,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对他来说,都是恶活动的领域或者结果。他说:“恶不劳而成,是天然的,前定的;善则是某种艺术的产物。”这里的 “艺术”包含有“人工”、“人为”的意思。这种观念来自古希腊的柏拉图,但也与我国两千多年前的荀子的观点惊人地一致。《荀子·性恶》曰:“今之人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仪然后治。”又曰:“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这里的“伪”即“人为”之“为”。两相比照,何其相似。由此可知,人性恶乃是古今中外相续相传亦相通的一种观念。然而,恶也并非一种绝对的消极,在波德莱尔看来,恶具有一种净化的作用,是通向善的桥梁。他在《祝福》一诗中写道:

 

  感谢您,我的上帝,是您把痛苦

  当作了圣药疗治我们的不洁,

  当作了最精美最纯粹的甘露,

  让强者准备享受神圣的快乐!

 

正如岱奥多·德·邦维尔所说:“痛苦!无论是他的,还是别人的,他都爱、都崇拜;他不掩盖,也不否认,他把痛苦当作上帝给予我们赎罪的途径来歌颂赞美。”实际上,波德莱尔“歌颂赞美”的,并不是恶本身,而是恶之花,是从恶中挖掘出来的美。所谓“恶之花”,就是“恶的意识”的艺术表现,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就是高尔基所说的:“生活在恶之中,爱的却是善。”

 

  恶的问题是一个古老的命题,波德莱尔显然不是最早谈论恶的人,但他是最早明确地宣称可以从恶中发掘出美的人。在作品中以恶为主题,描绘丑恶的形象,这并不是波德莱尔的专利,甚至也不是波德莱尔的特点。在他作为诗人活动的年代里,就文学作品描写死尸、坟墓等丑恶恐怖的形象来说,他要算是比较克制拘谨的一位,因为他关心善恶的问题。他否认美与善的一致性,唯美主义者也否认美与善的一致性,但是,后者的出发点是根本否认善恶的概念,而波德莱尔则是在善恶的观念之上建立起他的恶之花园的。

 

  因为波德莱尔把善恶之间的冲突作为他的诗歌创作的出发点,所以他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反抗性。他从不逃避现实,而是试图用反抗来批判现实。整个一部《恶之花》就是一部战斗的记录,只不过他是一个失败者罢了,然而他并不是一个认输的失败者,他始终怀着失败了再干的精神和勇气。

 

  总之,《恶之花》的基本思想是“恶的意识”,也就是说,诗人对恶的存在及其表现有一种清醒的认识和冷静的态度,他不是被恶吞噬,在恶中打滚,高唱起恶的颂歌,而是用一种批判的眼光正视恶,认识恶,解剖恶,从中发掘出美。波德莱尔不甘心沉沦,不愿与恶为伍,他在恶的包围中向往着善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