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眼里有别人才能有自己(第2/4页)

此外,“拆议题”还要讲究拆解的顺序,比如你可以先跟对方谈一些对你不重要的小议题,先对他做出让步、释放出善意。这样一来,轮到对你比较重要的议题,对方做出让步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

如何跟商家投诉

投诉,

不是要逼人屈服,

而只是想请人遵守规定。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在快餐店买到的汉堡和薯条都是凉的,跟店员理论的时候对方却说味道没有不对。怎么说才能维护自己的权利呢?

常见的说法:“这些薯条都凉了,太难吃了。我要退换!”

更好的说法:“我想问一下,按照你们的规定,食品退换的标准是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说

买东西,有时难免会买到瑕疵品;店家承诺好的服务,也可能说到没有做到。产品和服务让人不满意,消费者当然有投诉的权利。不过,在投诉的时候,如果把焦点过于集中在“我不满意”,往往会阻碍你的维权。虽然很多商家都声称“消费者是上帝”,但是到了具体的“投诉”环节,光是“不满意”还不够,消费者需要拿出商家无法抵赖的过硬证据,才更有可能维权成功。

比如,你去一家快餐店用餐,没想到拿到的薯条是软趴趴的、凉的,明显已经放了很久了。这时候,普通人最常见的反应有两种,第一种是指控产品有问题,比如说:“这些薯条都凉了,也太难吃了吧!”这种反应,叫“我觉得”。

而第二种,就是指控店员有失职,比如说:“你们店有问题!这种薯条也敢卖!”这种反应,叫“你怎么”。这两种反应虽然可以宣泄不满的情绪,但不一定能顺利解决问题。

这是因为,如果你采用“我觉得”的说法,那么争论的焦点,就会集中在你对商品或者服务的个人感觉上,你就有义务跟人论证,为什么你的感觉是正确的。甚至对方可能一口咬定薯条没有不对劲,反而说:“大家都没事,为什么只有你这么难搞?”只要是你“个人”的感觉,那就会出现各执一词的情况。

如果你采用了“你怎么”的说法,那争论的焦点会放在店员身上。他会觉得你是想攻击他,因此会采取防卫的姿态。而不管他能不能保持专业性的礼貌,至少你跟他实质上就变成了对立的立场。这样一来,想要请他帮助你挽回损失,就变得更加困难了。

所以,更好的投诉方式,是避开“我觉得”和“你怎么”这两种说法,先直接问对方:“你们的标准是什么?”然后再拿对方的标准来进行申诉。比如,在餐厅里你可以先问:“按照你们的规定,菜品退换的标准是什么?”在银行大厅里你可以先问:“按照你们的规定,顾客有疑问的时候,怎么避免被各个柜台踢皮球呢?”

以换薯条为例,店员可能会告诉你只要顾客不满意都可以退换,这时你就可以接着说:“那我必须告诉你,这份薯条我并不满意,请帮我换一份。”事实上,针对顾客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几乎所有大企业都有相应的规定来解决。有些餐饮业是“只要不满意都可无条件退换”,有些服务窗口出台了明确的“首问负责制”,也就是第一个被你问到的人,有义务带你走完全部流程,不能把你推给别人。

当然,每家店的标准可能都不一样,不同的说法、争论的焦点也会不一样。这个维权技巧的关键,就是把争论的焦点,锁定在商家的“标准”上。因为这是他们的标准,不是你的感觉,所以他不会来跟你吵你的感觉准不准;也正因为这是他们公司的标准,不是这个店员定的,所以店员不会认为你是在针对他,那么他更愿意就事论事地跟你协商解决办法。总之,在投诉的时候请记得,不要把焦点放在自己跟店员身上,而是要把焦点放在商家的标准和规定上面。

+•延伸思考

没有人天生喜欢屈从别人。投诉不是要逼人屈服,而只是想请人遵守规定。所以我们没必要和服务人员对立,也不需要盛气凌人压倒对方。不管你事先知不知道他们的规定,都要先问一遍,让他亲口说出来,因为这会强化对方遵守这些规定的意愿。等他介绍了标准以后,再提出你的需求,这时候,你们的对话里既不涉及你,也不涉及他,而是聚焦在标准上,这样,事情就会变得比较简单。

用商家的标准,争取自己的权益

当店家承认自己追求品质,

你就有了争取权益的着力点。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如果商家没有明确标准,比如街边的小商小贩,这种时候,应该如何跟这样的商家维权呢?

常见的说法:“老板,你们卖的面包是坏的,我要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