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五:好莱坞电影也和中国电影一样,需要大量的配音员吗?(第6/6页)

目前国产动画的整个工艺流程都需要改进,生产流程也需要改进,因为美国的动画片,如果放到其他国家去播放,即使换成其他语言,动画片里人物的嘴型也能跟着变,现在梦工厂和迪士尼都已经有了这种技术。早些年还是做不到这么先进的,以前的英文动画片,改成中文的时候,我们得尽量按照英文的口型来配音,所以我们看译制片的时候,总觉得那些配音员讲话有一种“配音腔”。那是因为英文的音节多,俄文的音节更多,换成中文的话根本不用说那么长时间,配音员为了把台词和演员的口型对上,只能拖着声音说。我记得当年大家看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的俄语片的时候,耶夫娜同志一开口说话,观众就快要急死了。当然大家也可以去看梁赞诺夫的那些电影,那些配音演员的功力太高了。英语的语速没有俄语那么快,但是也是非常快的,而且英语里有好多的语气助词,放到中文里根本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词,最终造成了“配音腔”。但现在有了更好的技术,“配音腔”的问题能解决了。如今配音演员的声音进入了之后,画面中人物的口型也就跟着改变了。

如今,虽然我们国内的电影票房涨得厉害,但是我们的整个生产流程、创作流程和人才储备,都和好莱坞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人才储备,如果没有人才,强行引进再好的生产流程和创作流程,也是运转不起来的,只要有了人才,什么流程都能带动起来。不过,我们如今也算很不错,想要赶上好莱坞,我们还有不太长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