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龙(第3/5页)

师门察觉到,那瀑布并非径直向下。距浮岛约三百丈处,一道河川现于云间,翻涌腾扬,滚滚西逝。孔甲见此奇景,不由赞叹道:“河之大,川之广,不过黄河而已。今见云上之河,方知天外有天,造化无穷矣!”

大河之上,烟波浩渺,水汽与浮云混杂,缥缈间形如只只珥环。师门御龙而行,不知几千里,穿行层层云露,在一片平原上方寻到了天河尽头。半空中,一团巨云凝聚成盘,径长百里,白光耀眼。天河流入云团间,顷刻化作烟雾状溢散。

师门见那平原之上河流交横,池沼遍布,一片水乡泽国。水流间,土地犬牙交错,密草葱茏,杳无人烟。

孔甲道:“这般大泽之境,真是连听都没听说过!”

师门沉思片刻,问道:“君可闻否?夏地之西有大泽,名曰云梦。云梦方圆九百里,地势起伏,低者为河基,而高者作树林。泽上之林,巨木丛生,其间有朱黄银碧七色土壤。如此看来,你我所在之处,便是云梦大泽上空了。”

师门驭龙下降,至云层底部,只见荫翳之下,洒着倾盆大雨。雨丝过于密集,若不细看,还以为是一片磅礴白雾。师门本想降到地面,看那七色土之事是否属实。正在这时,却听孔甲叫道:“你看那天上是何物?”

师门望去,只见西北方两颗暗色的斑点,边缘散出晕轮,相伴着悬于空中。

“那定是两座浮岛。”师门心中一喜,不顾入地寻土之事,掉转龙头。直奔两座岛屿而去。

翔龙缓缓上浮,更多岛屿于天幕中浮现。师门举目四望,见双晕轮东侧悬浮着四座小岛,头顶正上,不知何处飘来一团灰云,投下巨影一片。

眼看距离渐近,双岛的样貌尽现眼前:

但见,一岛屿形似纺锤,浑如一块悬石,半为灰白花岗,半为通透寒冰;另一只岛由铁石而成,底部一片红色锈迹。

原来,因下方水汽蒸腾,一岛屿石体极寒,下方凝出冰锥;另一岛由铁石而成,便染上了斑斑锈迹。

两座浮岛上并无落脚之地,师门兜了几圈,驭龙离去,转而向群岛进发。孔甲在一旁道:“我随你乘龙上天,本为求仙问道。可这一路上,未见到半点神仙影子。如今日已西斜,不如趁早打道回府。”

师门道:“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不亲眼瞧瞧,怎能甘心回去?况头顶这片灰云来得蹊跷,想必是座巨大浮岛,不知有没有仙宫神苑。”

翔龙撕开云雾,啸叫如雷,扭转身躯,于岛屿间蜿蜒穿行。师门四下观望,见身旁四岛,上有草木,地势平缓,如海上之屿。这四岛分别呈四季之景,或草木蓊郁,或白雪皑皑,或嫩芽初吐,或黄叶尽落,令人啧啧称奇。

师门见天色向晚,确到了返程之时,便拉扯御绳,转头向灰云飞去。

翔龙上升,身体几近垂直状。“灰云”轮廓渐渐清晰,只见底部光洁发亮,好似由白玉结成,岛底正中一株巨树,枝干倒悬,树冠刚刚抽绿。

怎会有树木这般生长?师门心中疑惑,直接降落到岛屿上方。

一落脚,师门便觉这岛屿并非水平,人于上面行走,如若攀爬一道缓坡。二人举目四望,见几丈开外,一间砖房茕茕独立,其上炊烟袅袅,似有人居住。

师门走向矮屋,轻叩柴扉,许久不见应答。孔甲见状,急躁道:“行了这么远来到仙居前,怎奈神仙出了门,害我等白跑一趟!”

师门笑道:“好事自然多磨,神仙不在,寻便是了。夏君可听得远方斧斫之声?不如随我同去,一探究竟。”

二人并肩而行,在一棵大树冠,寻到一位虬髯满腮的樵客。那人正挥动斧头,砍伐一棵桂树。

樵夫见二人前来,毫无诧异之情,只是问道:“二位从何处来?”

师门答道:“此乃夏国君主姒孔甲,我乃御龙师师门。今我二人为寻仙问药而来,乘龙千里,终至于斯,不知此地为何处,先生可否赐教?”

樵夫闻言笑道:“二位恐怕要无功而返了。此地没有神仙,更无灵丹妙药,只有一个整天砍树的匹夫罢了。”

师门正要细问,孔甲说道:“先生切莫说笑。居住在天上之境,不是神仙又是何人?若先生肯透露仙方,便不枉我等千里之行。”

樵夫苦笑道:“我乃获罪之人,囚于此地,终日砍树,不得停歇,哪有仙人样子?说起仙药,若那姮娥还在,说不定记得一两个方子。这几日天宫有盛会,她离了这里独自去天宫,二位来得实在不是时候啊。”

师门闻言一惊,忙问:“先生莫非是伐桂的吴刚?”

樵人答:“正是。”

“此地便是月上广寒?”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