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龙(第2/5页)

孔甲哑口无言,心中却暗自气恼。端坐龙首之上,俯瞰大夏山河风景,好不惬意,却被师门反驳了去。自从刘累以后,无人懂得御龙之法,孔甲只得忍气吞声,屈居后席。

数日之后,师门传话孔甲说,今翔龙已愈,可携君共乘,再探访仙人之居。

是日清晨,孔甲心喜难耐,命左右将束带缚于腰腹,不断催促师门,叫他早些御龙而起。

师门坐于龙颈,俯首下去,向龙耳处低语,又一提缰绳,驭龙扶摇而上。

初升之时,孔甲不住叫嚷。他初次乘龙,不懂得贴附龙身,只能任疾风摆布。待龙升至云上,孔甲身体发软,两腿不住打颤。

“君可曾见过如此疾风?”师门笑道,将龙头掉向西南,向上飞升。

孔甲早已说不出话,只得向师门连连摆手。

翔龙于云间徐徐游动,师门与孔甲分坐于两端,一个手握御绳,英气飒然;一个瘫在鞍上,满面愁容。待穿行过洛河时,孔甲终于开口道:“龙在向哪里去?”师门答曰:“西南,不出半个时辰便到浮岛。”

孔甲缓过神,鼓足勇气侧头而望,只见宫殿已了然无踪,自己脚下,乃是片一望无垠的密林。他心里记得,距夏都西南二百里处,有一村落,名为“皂柯”,盛产甘蔗。

“师门,”孔甲呼喊道,“方向对否?”

此时师门心中正疑虑,翔龙越升越高,极目远眺,依旧不见岛屿影踪。师门回忆,那日寻得浮岛,是迎太阳而行,浮岛便应位于夏都西南。如今细细想来,攀升同时,太阳亦渐向西转,那岛屿应在西南偏西的方向。

于是师门扯动御绳,孔甲见状,又高声道:“师门,记错方向了吧?”

师门答道:“夏君英明,确实记错了方向。”

孔甲得意道:“夏都西南二百里,有村皂柯,你说向西南而行,我却始终未见村落。”

师门笑答:“非也。万丈之上,高山亦如米粒一般。方才不是错了方向,是我估测有误。那岛屿不在正西南,而在稍稍偏西之处。”

太阳似渐行渐远,翔龙似有些疲乏,呼吸一声重于一声。这时师门仰头而望,在空中找到了一方黑影。他正要驭龙上浮,却听孔甲叫道:“呵!怎么突然下起雨来!”

师门正要开口,忽觉脸颊一凉,豆粒大雨点打在鼻尖上。

此时天色正晴,不见一丝云朵,这雨又从何而来?师门不得其解,只得迎着雨水而上。

雨点渐渐化为成股水流,向二人倾注而下。师门急忙调转御绳,将翔龙向旁侧平移数丈,头上的水流销声匿迹,一道彩虹横贯于二人之上。

孔甲须发尽湿,衣袍沾身,狼狈至极。“这雨怎么又停了?”孔甲牢骚道。

“这本不是什么雨,”师门手指一挥,道,“夏君且看那水帘。依我所见,这水流的源头不是别的,正是你我将要拜谒的仙居。”

孔甲整理湿衣,愤愤然问师门道:“你上次来,难道没遇这般怪雨?”

师门答道:“上次来时,只见得一方枯山青草,别无他物。莫非月余之间,岛上风物起了变化?”

翔龙继续上升。水流越发密集,竟汇聚成一道瀑布,激荡起轰轰隆隆的声响。师门操纵御绳,飞到浮岛上方,为眼下景象震惊不已。

浮岛形状与之前相去甚远:如今岛屿倾斜,中心空陷,一片水域占据岛体正中,一端积聚成湖湾状,另一端漫出飞流直下。

湖水似乎无穷无尽,流淌不竭。

翔龙疲惫至极,鸣叫不停。师门将其降落在湖边,让龙爪紧紧扣在石头上。

师门和孔甲不敢下鞍,生怕稍有不慎,便入水中。

孔甲埋怨道:“这怪岛上尽是水泽,别提有什么仙人,连个落脚之处也没有!”

师门不理孔甲,观察着脚下岩石。

岛是整块黑石,光滑平缓,掺杂些白色颗粒,湖面的边缘生长着一圈暗红苔藓。师门缩回头来,独自沉思,浮岛如此怪异,恐不是先前看到那座,可先前那岛屿又在何处?

这时,孔甲于一旁说道:“依我看,这岛便是仙人之石。形可塑,状可变,先前是一座山,栉风沐雨后,又成了这副样子……”

师门不愿将事情简单归因于神迹,他更在意,这流之不尽的湖水从何而来。师门想浮上空中,居高观察那瀑布流向,怎奈人疲龙乏,一时间无法动身。

师门从包袱内拿出两块烤饼,说声“得罪”,便将一烤饼抛给孔甲。

孔甲抓住烤饼,默念道:“我乃夏之国君,怎能食此烤饼……”随即闭起眼睛,在饼上狠狠地咬了一口。

日头偏斜,逐渐攀天穹,翔龙恢复了体力,向二人高声鸣叫。

师门见状扯起御绳,口中吹起哨子。飞瀑之上,翔龙盘旋而升,日光下浑如一条金丝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