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中国智造与文明升级(第2/9页)

在产业方面,中国的技术型大企业崛起,从工程机械制造到电信领域,顶尖企业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能在全球范围与跨国巨头们一较高下。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化,虽然大有进步,但与先进国家差距仍然明显。以工业机器人为例,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2013年,中国制造业从业人员机器人保有量仅为25台/万人,而世界平均水平为58台/万人,其中韩国是396台/万人、日本是332台/万人、德国是273台/万人。对于机器人应用最多的汽车行业,先进汽车生产国的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均已达到1000台/万人,而中国仅为213台/万人。不过,也是从2013年开始,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在全球占比达20.52%,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销售国。根据2016年的数据,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已经达到49台/ 万人。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飞猛进令世界瞩目,据《华盛顿邮报》称,中国在深度学习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质量也不落后。在应用领域更是丰富多彩,2017年美国CES(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中国企业数量超过参展企业总数量的1/3,多项中国人工智能产品获得展会官方最佳创新产品奖。

在美国,资本主导下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奥巴马任内高速发展,为全世界输送了技术,却也加大了本国分裂。制造业空心化使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无法在本国充分落地消化。而中国遍地成规模的制造业、服务业,加上每年高校培养出的百万级工程师与海归人才,使得人工智能的原力正在获得释放。

三次技术浪潮冲击下的第一制造大国

焦虑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在20世纪90年代末,业界就开始流传这样的顺口溜:“如今冰箱都能制冷,彩电都有影儿,PC都能定制,ERP谁都不太懂。”几句话言简意赅。前两句反映了工业化的困境。家电是中国制造的标志性产业,先后经历消费和产能的井喷。企业在早期都曾被质量问题困扰。少数企业致力于提升技术和管理,脱颖而出。当“制冷”和“有影儿”这样标准化的功能需求趋于饱和,质量过硬意味着生命周期长、替换率低,市场也就陷入停滞。

PC虽然都能定制,但仅限于CPU主频、内存、硬盘容量等性能,这由传统PC模块化的结构所决定,是一种相当初级的定制。与后来的智能手机支持应用、内容定制,支持数据生产、分享和反馈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而未来的人工智能终端,其开放性又将远超智能手机。

ERP曾经被视为企业信息系统的核心,如今也已看见衰落的景象。尽管ERP的模板开发相当于对大量企业的数据进行了人工的深度学习,找出基本模式,还可以针对每个用户的特点进行二次开发。但本质上仍然是一种集中开发的模式,弹性不足,部署周期长,和业务有脱节,这是造成“谁都不太懂”的根源。ERP跟不上近年商业环境的变化,逐渐被云计算所替代。云计算不只是一种技术,同时也代表一种理念。对应着云(分布式)计算,企业也要从传统的集中管理转变为分布式管理。

在宏观层面,制造业正在边缘化。约翰·奈斯比在1982年写下《大趋势》,其中指出:“日本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工业领导国……日本是第一,但只是一项衰退的赛事的新任世界冠军。”奈斯比认为日本也受到一些新兴市场的挑战,当时中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还没有进入他的视野。20年后,中国成为工业化竞赛中最新、也可能是最后一任世界冠军。

就在三百多年前,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口都在田里耕作。没有人能想象得到,很快人们将涌入城市和工厂。今天的美国,农民数量已经不足劳动人口的1%。一百多年前,相似的一幕在更高层次上演,人们开始涌入写字楼。七十多年前,美国办公室白领数量超过了流水线上的蓝领工人。二十多年前,美国企业界大量裁撤白领岗位,很多人主动离开了朝九晚五的办公室。传统产业的组织模式正在发生巨变。

人们常说,美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阳关三叠的长周期也正在中国发生,区别在于时间大为压缩。三十多年前,中国大部分人口还在田里耕作。二十多年前,中国才开始形成白领阶层。最近几年,白领群体的职业前景达到某种瓶颈。

这是新的不平衡规律。时间压缩更突出的表现是,在美国按时间展开的进程,在中国是同时发生并按空间展开。在互联网创业大规模展开的同时,大批的新工厂和新办公室投入运营,招募了大批农民工、蓝领和白领。这种情况造成的局面错综复杂、波澜壮阔,处理起来更考验举国上下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