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第2/4页)

唐娜珂喜欢大家叫她的小名——米莉。她是一位戏剧教师,受到学生的无比爱戴,当时已经是有名的舞台剧和电影演员。后来,她还在百老汇演出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角色是威利的妻子琳达·洛曼,接着在1951年的同名电影中出演同一角色,并得到奥斯卡提名。玛丽·安热衷于舞台剧。她看过米莉的那次表演,说那是她看过的最激动人心的一次演出。于是,在米莉的指导下,她决心做一名演员。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学校对她们的教育是她们之前闻所未闻的。女校长告诉玛丽·安和她的同学们:除了结婚生子之外,人生还可以更美好,女人可以做任何她们想做的事。这些话是她们之前闻所未闻的。

当时的年代,大部分人和教育机构都不会这么说。玛丽·安在上哈佛女校期间,去哈佛纪念教堂做礼拜的时候,必须戴着白手套待在楼上的座位区里,不允许跟男人们一起坐在教堂的长椅上。难怪我们住在剑桥的时候,母亲总是坚持坐在楼下的长椅上,而且一定要在最前排。

这些我差不多都听过了。当母亲和我坐在治疗室等待下一个干扰到来时,我想让她再多说一些。

“好吧,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嗯,说说你那时候最喜欢的书吧。”

“什么时候?”

“在你还是个小姑娘的时候。”

“《少女妙探》。我看了一堆那个系列的书。我特别喜欢女侦探这个想法。”

“除了这个呢?”

母亲毫不犹豫地说:“《飘》。”这可是个新鲜事,我从来不知道母亲喜欢《飘》。“我爱死这本书了,现在还是那么喜欢。”母亲补充道。

“还有其他的吗?”

“赫尔曼·沃克的《初恋》。”

直到母亲去世之后,我才开始读《初恋》,所以不知道书里写的是一个想要当演员的犹太姑娘,如何在一个夏季剧场邂逅了一位作曲指挥家,并与他坠入爱河。赫尔曼·沃克1915年生于纽约,写了好几本受到大众关注的畅销书,包括获得普利策奖的《哗变》,以及《战争风云》等。《初恋》像《飘》一样营造了一个包罗万象的故事世界,让读者沉浸其间。书中的女主角是个天真无邪的少女,甜美到让每个人都期望她找到真爱、事业成功、生活美满幸福。老实说,《初恋》里的玛乔丽在故事开端比《飘》里的思嘉丽可爱多了。她起初的名字是玛乔丽·摩根施特恩,后来自己改名为玛乔丽·莫宁斯坦,因为这样更像个艺名,也不那么犹太味儿。

我可以理解母亲那代人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故事的背景是20世纪30年代后期,那是外祖母生活的年代,不仅仅是美国,也是整个世界即将发生巨变的前期。沃克把玛乔丽的生活从纽约的犹太家庭转移到更为颓废的戏剧营地,然后又转向巴黎和瑞士。在瑞士,玛乔丽认识了一个协助受迫害的犹太人逃离欧洲的男人,并爱上了他。这个人物似乎是以真实人物瓦瑞安·福莱为原型创造出来的。瓦瑞安曾是国际救援组织早期的核心人物之一,后来母亲也为这个组织工作过。

沃克和《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的作者胡塞尼一样,都是极受欢迎的当代作家。他总能写出那些令人回味无穷的作品,让读者在看故事的同时,不自觉地融入书中。这两位作家都非常擅长记叙文体,聚焦于现代题材。两人讲故事的手法同样非常老派,即便背景不同、年龄迥异的读者们也都喜爱他们,因为人人都爱听故事。《初恋》是一本关于同化、反犹太主义以及女权的书。故事以玛乔丽令人失望的苦涩结局告终,让众多读者为之扼腕,但我相信这个结局正是沃克对玛乔丽成长环境批判的重要部分。书中的结尾,玛乔丽终究无法实现众人对她的期望,这比她成为大明星带给读者的冲击要大得多。

我看得出,玛丽·安在年轻的玛乔丽身上看到了自己。大学期间的暑假,玛丽·安与几个朋友去了马萨诸塞一个叫作“高地”的夏季剧场。一双活泼的棕色眼睛,总是面带微笑,这个人见人爱的美丽姑娘很快成为众人的焦点。她人生中最深厚的几段友谊就是在那时结下并巩固的。在我小的时候,母亲每次提到高地的时光,总会说出一些深奥的话,脸上的微笑既顽皮又有些忧伤。我十五岁时也去了夏日轮演剧场当学徒,母亲还亲自开车送我去宿舍,我得和另外四个人一起合住。路上母亲说希望我像她一样在剧场尽情享受快乐,然后她又用不太有说服力的口吻说:“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让别人产生误解。”我总觉得这句警语背后一定有故事,但无论怎么追问,母亲也没有再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