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你未曾发觉的情绪交换(第5/6页)
(2)但愿我能够控制住最终会失控的问题。
(3)我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干扰或转移。
(4)有时我觉得花了很大的力气却得到很少的回报。
(5)我能与身体的不适症状抗衡(不规律的睡眠、肠胃不适、肌肉紧张、头痛等)。
(6)有些时候我太过关心自己是如何被看待的。
(7)如果事情和局面没有落到实处,我会感到焦虑不安。
(8)我内心的平静会被周围的人和物所动摇。
(9)我花了太多时间思索重大事件将如何展开。
(10)有些时候我会陷入鸡毛蒜皮的细节中而无法自拔。
0至4分:这是很正常的。大多数人都有焦虑的时候。
5至10分:这很有力地表明了你在作决策时焦虑感对你起到非常显著的影响。你可能不是十分的坚信自己的想法,而是忙于考虑如何不让其他人对你失望的方法。
一旦焦虑感在你的情绪里立足,你就可能被诱入其他人的喜好或计划当中,那是由于焦虑感不允许你满怀自信地自始至终坚持你自己的直觉。简言之,你举动反映出的不是三思而后的行为,而是被其他人的反应所过滤了的行为。
将焦虑感替换为决断
焦虑感的替换方案是变得决断。焦虑者把太多精力放在推敲一个选择和另外的选择之上,即使最佳方案已经摆在眼前。因为,它可能与你讨好行为的倾向背道而驰,所以你需要的是选定最坚信的方向并奋力争取,毫不质疑你自己的一举一动。
我与艾琳谈论起变得更加决断的话题时,她点点头并且说:“我大多数时候都在抱怨我多么厌倦于竭力弄清别人的想法。在很小的时候,我就被教导要对别人的感受和需求体贴入微,但是我自觉这门课程自己学得过头了。”
我表示赞同,说:“体贴别人是很可取的优点。我们生活中自私的人已经够多了,因此有你这样懂得考虑其他人的需求的人,是件令人振奋的事情。不过,在你的案例中,其他人的事情使你心力交瘁,以至于你在做出的选择之间苦苦思索,也丢失了你自己坚定不移的勇气。”
“我很讨厌自己总是紧张兮兮的。虽然我和沃特已经劳燕分飞,但是我也要变得更坚强独立,相信自己的直觉。我发觉自己还是很有能力作好决策判断的。一想到我能变得更像我自己,这样的感觉真好。”她停顿了一下,反思着说,“我猜测我将面临的真正考验就是,在接近新的朋友时我该怎么应对。那么,让我们来瞧瞧我的决心到底有多大吧。”
“换一种方式思考,艾琳。你拥有这种个性是有原因的,你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也是有原因的。你注定是你,因为这是老天所希望的。祂赋予你个性,因为祂推崇的是个人的独特性。要是祂想让你和沃特一样,祂定会给予你和沃特一样的性格。”我笑了笑,接着说,“但是老天没有那么做,不是吗!”
“我怎么不早点想通这个道理呢?”她反问道,“一直以来我都埋头努力让自己的思想顺应别人的,却没有准许我坚持自己独特的见解。”
“优柔寡断是没有好处的,因为你剥夺了其他人了解你的聪明才智和生活阅历的机会。”
对此你有什么见解?如果你有过讨好他人的行为,你肯定能回忆起焦虑感可被替换为决断的一些例子。设想一下你的决断将给何种可能的情况带来耳目一新的效果:
· 在委员会上。全员参会的作用就是利用了集思广益而不是个人判断的道理。把你自身的不同见解看作是对集体的贡献。
· 在婚姻生活中。老天将男人和女人创造得如此不同,是因为这是祂所希望的。平静地看待性别的差异,不要总是感到有必要按照另一半的逻辑去思考问题。
· 在孩子面前。小孩子时常检验成年人的限度,由于他们的思想还处在铸造的过程中,所以他们不用你去投其所好,也不用像服从一个独裁者一样顺应你的模式。然而,在融会贯通各种性格特征和个人需求时,他们需要一个冷静而坚定的声音来教导他们如何完善。总之,要向孩子们展示一个坚定而冷静的形象。
· 在朋友和男女双方家人面前。对关系最亲密的人,一视同仁不是努力的目标。而求大同存小异才是目标。下定决心成为一个有团队意识的人,即使在不需要一视同仁的情况下也能继续坚持。
要想用更好的方案替换你情绪反应中的罪疚感、恐惧感和焦虑感,你需要以下三种精神助剂:
意识到你情绪中显现的烦扰忧愁,特别是一些微妙的迹象。
稳固掌握更好的替换方案将如何影响你的交流方式和行为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