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国,到底应该怎样爱?

这几天,关于钓鱼岛的抗议活动越来越激烈,国人的反抗情绪也越来越失去理性。今天看报道,很多地方出现了砸日本商店烧日本汽车甚至打砸抢的现象。

作为一个身在海外的中国人,心情可谓复杂。

爱国之心,人皆有之,但如何爱,如何表达,却是一个值得人们想一想的话题。

在德国很多年了,每次和德国人谈话,话题涉及希特勒与二战历史,或者德国政治的时候,德国人都大大方方,坦坦落落地承认自己祖先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再就是勇于承认德国在历史上的错误,毫不隐晦和躲避,最后,人们也就不好意思再追究了。

本来嘛,就像我先生这一辈,甚至包括我公公婆婆这一辈人,他们本身跟二战一点关系都没有,既没有参加过战斗,更没有经历过战争,我公婆也不过是在战争中度过了动荡的童年而已,但是只要说到历史上的这一段,他们都会有一种歉疚感,这是一种很深的原罪感。这种原罪感起源于宗教,二战之后,德国人一直延续这种原罪感。

所以,很多更年轻的80年代以后出生的德国人常常问,为什么我们要无穷无尽地向世界道歉,难道我们的祖先犯下的错误要我们背负几代人的歉疚和负罪吗?

也因此,德国人在几十年来,小心翼翼,不敢大谈爱国主义,甚至不敢乱用“大众”这个词汇,比如大众歌舞、大众民歌、大众艺术节,只有一个大众还在流行运用之中,那就是大众汽车。为什么?就是因为二战的时候,希特勒过多地利用和强调了大众这个词汇,以至于几十年之后的德国人避讳和不敢过多注意这个词汇。德国的民众很少聚在一起高喊爱国,热爱德意志,甚至唱国歌也是因为2009年的世界杯在德国举行,才重新流行起来的。只有在世界杯或者欧洲杯的时候,德国的国旗才被老百姓在家里挂起来。

那么德国人就不爱国吗?答案是德国人绝对是爱国的,但是德国人的爱国主义绝不会表现在表面现象之上,比如说,当你跟一个德国人说德国不好,德国的政治制度不好,德国的政府不好,德国的生活不好的时候,他绝不会着急跟你辩解,也不会跟你大谈德国的优越感,他会惊讶或者奇怪,或者是有几分莫名其妙,他会觉得你是在指责德国的政府,德国的制度或者德国的保险制度,而绝不会跟你扯到你伤害了他的爱国之心。说到底,他很自信,有时候,一个德国绅士会跟着你一起谴责德国的政治家或者税收制度,甚至还要自嘲几句。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德国人没有尊严?德国人不自信?德国人不爱国?

绝对不是,这正好说明了德国人的大气和镇静自如。

因为他知道,你说德国不好,不是说德国人民不好,德国的山水土地不好,德国的空气城市建筑不好,他知道你指的仅仅是这个国家的某些制度或者习俗而已。他们不会跟你翻脸,甚至大谈爱国主义。而我们的同胞,却常常在别人说中国人不好的时候,马上自尊心和民族情结就会受到伤害,而立即反击,唇枪舌剑。包括我个人在内。

就这个现象,我们试着分析一下。

我的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来没有被进行过爱国主义教育,从来没有被老师灌输过,德国有多么伟大,德国是多么的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之类的自豪之语,教科书都很朴素,都很理性,孩子们也很平静,平静地学习欧洲历史、欧洲地理,非常保守地小心翼翼地学习一些亚洲历史和地理,他们更强调的是欧洲。

在学校里,孩子们很少高唱国歌,很少自豪地说,我们德意志,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云云。有的孩子甚至不好意思高唱国歌,即使是大型聚会,也只是三三两两,静守秩序,因为他们懂得一点,我们是德国人,我们需要遵守秩序,遵守法律规矩,遵守时间和诺言,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大家之间的合作契约,很简单,因为他们是德国人是日耳曼人。他们希望延续的是日耳曼人的精神。

事实上,德国人延续得很优秀。

在每一座德国的城市里几乎都有贝多芬、席勒、尼采、叔本华大街,为什么?因为这些名字处处显示着这个国家的骄傲。处处闪耀着日耳曼人的自信。

每一个德国的孩子都需要在学校学习英语、法语,甚至拉丁语、西班牙语,但是德国人始终认为德语是全世界最美好的语言。为什么?因为这个语言里,诞生了歌德、叔本华、尼采、爱因斯坦、马克思等等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们为自己的语言深感骄傲。

德国的足球赢了,德国的球迷们欢欣鼓舞,但他们绝不会单纯到或者盲目地误以为德国就是绝对的世界第一,他们会很理智地说,这只是一场球赛而已,跟国家的强盛与虚弱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