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二春(第2/11页)

“从李佳丽那儿——她是我们的朋友。”那个小姐说完,她们全都笑了。

“我得走了,”我说。

当我们走下街时,她们在背后大笑。我父亲回头看去,问“那些人是谁?”

我觉得去拜访一次教堂,可以平衡一下他的感受。我们见了李神父,在他的屋里聊天。他很有礼貌地对我父亲说话,由我做翻译,而我提到神父在周中的弥撒时,依然会用拉丁文。

“告诉他,我曾经在拉丁弥撒中,做过祭坛男孩,”我父亲说。李神父点点头,说在涪陵再没别人懂这语言了。我问我父亲他是否还记得传统的礼拜仪式,他点了头。

“以圣父,”他说,“圣子,圣灵之名。阿门。”

“让我进入上帝的神殿,”神父回应道。

“向上帝致意,他将快乐赐予年少的我,”我父亲说。

有几分钟,他们在用拉丁文做弥撒仪式。近一个星期来,我一直在做翻译,现在的感觉很奇怪,坐在那里沉默无语,听着他们说话,却不明白他们说的每个词,而我对他们本是多么了解的啊。神甫的拉丁语会混上四川话;我父亲带着美国口音。他们靠的都是硬背,用一种生了绣的古老语言作正式对话,然而很清楚的是,在这对话的交流中,这两个男人彼此看见了对方。在他们的仪式结束后,李神父经常糊涂掉,直接用四川话对我父亲表达,以为他会懂似的。但在我们离开时,他又一次用了拉丁文。“愿主与你同在,”他说。

“也与你的心灵同在,”我父亲说。

我们去了涪陵南边的高山上露营,在那儿,金佛山的海拔超过了七千英尺。亚当与我曾经到过那个美丽的地区,完全未开发,除了三线工程时安排在那里的老旧军工厂外。自从邓小平在1980年代开始解散这些项目后,涪陵大点的工厂都转为了民用,但许多偏远地区的小工厂,则被遗弃了。交通状况太差,不值得改造它们,而且许多的偏远工厂本就建得不好。即便在那些工程兴盛的日子,有些工厂也建得太快,太马虎,只用得了几年就要再建。

通往金佛山的路上,我父亲和我穿过一个高狭的山谷,那儿满是空荡荡的仓库与工厂,破旧不堪,墙上有消褪了的标语,二十年前写的:

备战!备荒!为人民!

破旧的墙在宣告它们的紧急状况,在沉默的山谷中。但这儿再没有人去念了;工人们被转移去了重庆,或者涪陵,或者他们所来的地方。这里只有我父亲和我,独自步行,穿过这山谷的废墟,它们是为了回应美国核弹的威胁而急急安置在这里的。[2]

我们野营了两晚,徒步走去一个山洞,它是一个深洞,可以把我们带去山的石灰岩那一面。这洞口是天然的,不过为了某种不明的军事目的,它里面是被拓展开的,也许它曾经是个军需品工厂,也许是个储存库——现在,它就是个长长的甬道,一直穿过金佛山的心脏。我们用手电筒觅着路,在黑暗中大约走了四分之一英里,最后到了山的另一面,北面的山谷往下,乃是稻田,以及回涪陵的山路。

我们回到了学校,发现一个英文系的学生,叫白琳达的,死了,在我们野营时。星期五下午她犯了头疼;晚上她被送去了医院;在星期六,她就死了。没哪个医生知道是怎么回事。她是那年英文系死的第二个学生。除此之外,傅主任的一个妹妹,最近也突然死去了,而党支部张书记的女儿,一个可爱的小学生,在秋天时,死在课堂上。在某些方面来说,这孩子的死乃在预料之中——她在一年前做过脑部手术,之后,她的名字就改了。因为这个医疗事故,张书记的妻子被准许生第二个孩子。那女孩的改名乃是中国习俗——更改名字,希望改变身体健康。

人们死在涪陵。当然,死亡发生在世界各地,但在这个江城,它发生的情况看似更频繁,更突然。而且它经常以奇怪的方式发生;那年迟些时候,一个女人死在天主教堂,当时部分的天花板塌了下来。在我离开的下一年,发生了一次最莫名其妙,最可悲的死亡事件,另一个英文系的学生,滑入了厕所蹲坑,撞到了头,死了。在涪陵,一些小小的事故,有时会带来致命的后果,这儿的医疗条件不均衡,而这些死亡对我的学生的震撼,并不如我想的那么大。他们会哀悼,然后继续过下去。[3]

而我的父亲也目睹了这一切;和我们其他人一起,他帮助安抚学生们,但他们的悲伤是安静的,态度也很坚决,他们一贯如此;这种无助与坚强的揉合,真让人无比酸楚。

之后,那十天的旋风过去了。我父亲在涪陵的最后那个下午,我们走到了插旗山的山腰。这是个温暖的日子;阳光明亮照着城市。在山丘上轻风吹拂。一个农夫在他的稻田里干活,他邀请我们去他的家里休息。我们坐在天井的粗木凳子上。这儿没有人喊叫;没有车,没有人群;视野里不见宣传标语。我们只是坐着,呼吸着干净新鲜的乡村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