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灌汤包(第3/5页)

“那我们接下来做什么呀?”

“就在附近走走看看吧,你多留点神,把这次穿越过程中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身体的反应记在脑子里,回去我们要写试验报告。”

“老张啊,说实话我肚子饿了,我一晚上没吃东西。”

“你不会想在这里吃早餐吧?”

“是挺想的,六十年前的早餐我还从来没吃过呢……”

“不行,你忘了我跟你说过的话了吗?”张大寒连忙回绝。

“我觉得您有点太过于小心了吧?吃个早餐是多无伤大雅的一件事情啊,还能把整个世界吃毁灭了不成……况且我觉得既然好不容易来一次,总该多做点各方面的尝试作为回去以后的研究素材不是吗?”刘小满有些不满地说道。

“好吧,就算你想吃早餐,你拿什么去买呢?不要忘记这可是六十年前,我们用的纸币当时还不流通呢。”

只见刘小满默默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崭新的红色百元大钞。

“嗯?你怎么会有这个?”张大寒显得很吃惊。

“实不相瞒啊,老张,昨天晚上我一夜没睡,其实是去找我爷爷收藏的旧纸币了,我原本是想带来买点六十年前的东西回去当古董卖的,但是后来觉得这样做有点太过分了,于是现在就想吃顿早餐,这总可以吧?”刘小满弱弱地说道。

“这这这……你这个孩子真是太荒唐了……”张大寒听了这番话顿时有些气不打一处来,但由于他也没吃早饭,此刻肚子也咕咕地叫了起来。

正当他感到些许犹豫时,忽然望见街对面的一个流动摊位上赫然写着五个大字“郑氏灌汤包”。

#

“怎么了,老张?”刘小满见张大寒愣在一旁很久没有动静,不由得推了推他。

此刻只有张大寒自己心里清楚,为什么他会感到如此的震惊。因为在记忆中他早已淡忘了这么一个路边摊的存在。他对刘小满解释道,这个路边摊是他小时候吃过的,摊主郑大爷的手工汤包在他儿时的记忆里简直天下无双,由于郑大爷的汤包每天都只做五十笼,起得晚一些就卖光了,因此每天清晨来排队买他汤包的人都会排起长队。今天他们来得正是时候,郑大爷刚刚出摊,汤包都是热气腾腾刚出笼的。

“那还等什么,咱赶紧买两笼去。”刘小满有些迫不及待。

走到摊位前,张大寒有些哆哆嗦嗦地掏出那张崭新的百元大钞递给郑大爷,见对方没有发现这张穿越时空的钞票有什么异样,他才长舒了一口气。张大寒看着郑大爷找钱的样子,心里默默地想,作为见证穿越时空的历史第一人,他此刻应该绝对不会想到眼前这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人,其实比他要年轻上将近半个世纪。

打包好两笼汤包后,两人坐在路边就开始吃了起来。

“话说这味道真是绝了,确实比我们之前吃的汤包好吃百倍啊!”刘小满一边吃一边从嘴里哈着热气,露出一脸幸福的表情。

“唉,是啊,其实郑大爷的灌汤包我并没有机会吃上几次,一方面平时排队的人太多,很少能买到,另一方面在我七八岁的时候,他就生病去世,这个摊位也就随之不存在了,而我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吃到过比他做得更好吃的汤包了。”张大寒不无遗憾地说道。

“不如我们趁着他还在,把他的手艺学下来带到未来?”

“不不不,今天吃这两笼汤包已经很过分了,你可别得寸进尺,我们研究时间机器可不是为了解决遗憾,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有各种的遗憾和不完美,这才让人更加懂得珍惜。”

“其实我就是琢磨着学会了回家做给爷爷奶奶吃。”

“你爷爷奶奶也喜欢吃汤包啊?”

“是啊,您很多地方和我爷爷可像了,他名字里也有个节气,您猜是哪个?”

他们就这样悠闲地吃着汤包聊着天,不知不觉太阳渐渐从远处升了起来,空气也终于开始变得不那么寒冷了。

“话说我们穿越多长时间了?”张大寒问刘小满。

“差不多了,快一个小时了。”

“嗯,我们赶紧走吧,回到荒地那儿去。”

说罢两人起身,脚步匆匆地赶到了一开始穿越来的地方,这时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大妈,正伴随着音乐忘情地跳着广场舞。两人小心地绕开她们,找了个杂草比较茂盛的地方蹲了下来。

“话说我妈现在也经常跳这个,就连音乐听起来都差不多,没想到六十年前就有广场舞了,这东西还真是经久不衰。”刘小满撇了撇嘴。

“会被淘汰的只有科学技术,比如手机这种东西,现在iPhone 25C都停产了,你都无法想象当年买5S的时候要排多长的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