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灌汤包(第2/5页)

“啊,真的吗?我们不是还处在调试阶段吗?”

“调试的最后一步就是靠人进到机器里来进行测试。”

“直接让人进去会不会太冒险了一点?”

“不然呢,难道我们放一只猫进去把它送回过去么,它回来以后能给我们多少反馈啊?”

“可是万一……”

“没有什么万一,这点信心我还是有的,就算出了什么差错,就当我为科学献身了……放心吧,这个试验由我亲自来做。”他拍了拍刘小满的肩膀。

第二天清晨,张大寒天还没亮就早早地就起了床,当他来到研究所的时候,发现刘小满已经在这里了。

“你怎么比我起得还早?”

“其实我压根就没睡呢,在这里待了一宿,一想到今天的试验,我就紧张得睡不着。”刘小满揉了揉眼睛。

“你紧张什么?又不是你来当试验品。”

“不不不,老张啊,我想了一晚上,我觉得我还是得跟您去,你看我也跟了您一段时间了,这研究到底能不能成功,我和您一样关心,而且您一个人回到过去,人生地不熟的,我还真是不太放心,万一遇到什么问题,两个人一起也可以有个照应不是。”

张大寒本来挺犹豫的,但认真地想了一下,觉得他说得也有几分道理,便没有回绝他。张大寒知道尽管这是一次历史性的重大试验,但由于目前技术水平的限制,他在过去可以停留的时间并不太长,只有大约一个小时左右,因此如果能够多带一个人,回来以后可以提供的信息和参考数据也会丰富很多,这对今后的后续试验都将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在进机器之前,张大寒对刘小满非常认真地叮嘱了很多事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回到过去后千万不要随便动任何的东西,不到万不得已也不要和其他人说话,因为由于蝴蝶效应,对于过去一点点的影响就会导致回来以后的现实产生巨大的变化,他们虽然是历史的见证者,但也可能因此彻底改变了历史。

“我们回到多久之前?”刘小满问道。

“不能太近,不然过去的我们和现在的我们会相遇,容易产生死循环,就到我们测试机器目前可以达到的极限吧,六十年之前。”张大寒咬了咬牙。

在进行了一系列复杂的操作之后,张大寒和刘小满一起走进了时间机器的舱内,连接好了各种导线,刚刚坐稳,他们便觉得眼前一阵天旋地转。

等到意识清醒的时候,他们俩发现正站在一片荒地上,像是废弃的工地,四周杂草丛生寂静无人,此时远方的天才微微亮,清晨凛冽的寒风吹得他俩一阵哆嗦。

“这是什么地方?”刘小满问道。

“研究所,只不过是六十年前的研究所,当时这里确实还是一片荒地。”张大寒左右张望了一下。

“噢,对,我忘了您六十年前已经出生了,六十年前都还没我呢,我爷爷也才二十多岁。”

“嗯,六十年前我大概六七岁的样子,我经常来这块荒地玩。”

“现在应该是2014年吧,我的天呐,真是没想到啊,可是周围怎么一个人也没有?”

“现在才早晨几点呐,我是特意挑的这个没人的时候,不然你要让多少人眼睁睁看着我们横空出世啊……好了,不说废话了,我们得赶紧离开这里,再过一会儿就要有大妈过来跳舞了。”

拐过一条巷子后,他们来到了街道上,由于知道这是在六十年前的过去,他们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留神间就触动了这漫长时间流里的某一根脆弱的琴弦。

对于刘小满来说,他的眼里更多的是惊奇和新鲜,因为六十年前对他来说真的是太过遥远,甚至是一个他本没有机会看见的世界,就像从马路上驶过的一辆辆以汽油为动力的汽车,这是在历史课本上才看得到的东西。而公交车站那些锈迹斑斑的站牌,对他而言则更是古董一般的存在,毕竟在六十年后公交车这种交通工具已经被淘汰,连钢铁生锈的问题都早已被彻底解决了。

而与此同时,张大寒眼里写满的则更多是怀恋与感慨,毕竟这是他六十年之前的家乡,许多早已在记忆里变得模糊的画面此刻竟然如此真实地展现在自己的眼前。他的心里有物是人非的唏嘘,也有时光飞逝的怅然,他很想回到自己曾经的家里去看一看当年依然健在甚至还很年轻的父母,但他必须强烈克制自己的这种愿望,因为理智告诉他这将会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

“我们穿越多长时间了?”张大寒稳定了一下情绪后转头问刘小满。

“十五分钟。”刘小满看了看手表。

“嗯,时间还很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