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恭迎圣驾(第6/7页)

这时候,康山草堂戏台上,一个身穿官服的老生正在慷慨激昂地唱着:“走江边,满腔愤恨向谁言?老泪风吹,孤城一片,望救目穿,使尽残兵血战。跳出重围,故国悲恋,谁知歌罢剩空筵……长江一线,吴头楚尾路三千,尽归别姓,雨翻云变。寒涛东卷,万事付空烟。精魂显,《大招》声逐海天远。”

乾隆躺在椅子上,闭着眼睛听着,不置可否。

在他背后,阿克占不安地攥着拳头,当然,最紧张的还是汪朝宗。他觉得乾隆心情不错,所以斗胆进行更大的冒险。一百多年前,当大清兵临城下之时,明朝尚书史可法率众殊死抵抗,以身殉国,至今仍然是扬州人的心结。汪朝宗冒死安排演出《桃花扇》来试探乾隆的心意。

一曲声罢,老生以一个苍凉的造型结束。全场静悄悄的,没人敢出声。直到乾隆皇帝缓缓睁开眼,拍了一下巴掌,和砷、阿克占等才齐声:“好,好!”

乾隆看着阿克占:“你可知道,这一大段说的什么?”

阿克占有些紧张:“奴才愚鲁……”

乾隆又看汪朝宗:“你说说。”

汪朝宗坦然说:“这是《桃花扇》里,扬州失守之后,史可法沉江殉国时候的一折。”

气氛沉重起来。乾隆叹了口气:“听说扬州的百姓,一直追念史可法,家里牌位上写着‘九纹龙史进之灵位’,其实就是供的史可法。”

阿克占登时紧张起来:“这,奴才这就去查。”

乾隆一摆手:“别看人心看不见摸不着,人心聚,泰山移;人心散,就要出乱子。江南士子中,有些人心气儿不顺,还执着于满汉之争。不可掉以轻心哪。”

阿克占等听得十分吃惊,过了一会儿才齐声称颂:“皇上圣明!”

“朕看过史可法的绝命书,上面说道‘人心已去,收拾不来’,这就是前明崩溃的原因。治国者当知人心向背,不可拂逆。如果不还史可法一个公道,朕就难以收拾江南士子之心。史可法虽然不明顺逆,但当时天下未定,也怪不得他。他独撑危局,力矢孤忠,终以死殉,足称一代完人,应当予以褒扬。”

阿克占、卢德恭都额角见汗。

乾隆嘴角挂着笑容望着郑冬心:“朕这么说,行吗?”

郑冬心“嘿嘿”一笑,乾隆拿他也没辙,转身吩咐:“宣台上演史阁部的上来见朕。”

扮演史阁部的戏子赶紧弯着腰过来。他还穿着戏服挂着髯口,不知吉凶,忐忑不安地,见了乾隆就跪:“草民,草民……叩见皇上!”

出乎意料地,乾隆竟然欠身起来,亲自一把扶住了他:“史阁部,免礼!”

戏子愣住了。

周围的人也愣住了,只有汪朝宗和郑冬心迅速交换了一下眼色。

乾隆似乎充满感情:“史阁部,你虽然是前明的重臣,但是忠勇可嘉,时过境迁,朕不能亲眼见你。今日你借戏子傀儡之身与朕相见,朕十分感动。改日必去阁部墓前,樽酒祭奠!”他站起身来,架势十足地给这个假的“史阁部”深施一礼。龙船上、戏台上,随侍的旁观的人们顿时一片肃然。

“史阁部”的腿已经软了,全靠汪朝宗过去搀着他,才没有瘫软在龙船上。汪朝宗在他耳边快速地说着什么,“史阁部”用惊魂未定的声音说:“史某替国家社稷天下百姓多谢皇上!”周围响起震耳欲聋的掌声和赞扬声。

这一夜,扬州注定不得安宁。马德昌前所未有地亢奋着,要用盐一夜堆成白塔。天地会更早已布局停当,英子和汪海鲲联手混进扬州城,伺机刺杀朝隆。但是,一个小小的意外,使得整个计划险象环生。

月亮已经高挂中天,婉儿显然还沉浸在刚才给乾隆献艺的幸福之中,哼着小曲打开房门,点亮油灯,却见一人端坐屋中,失声尖叫,一只大手捂住了她的嘴巴。婉儿拼命挣扎,却发现是汪海鲲。

两人激烈地相拥,亲吻,像两条鱼互相吮吸着。他们渐渐贴上了墙,汪海鲲吻着婉儿的脖颈,婉儿抓住他的手,呻吟般地说:“海鲲……今晚,别走……”

汪海鲲突然清醒过来,他望着婉儿,但婉儿把头藏在他的怀里,汪海鲲扳着婉儿肩,把她拉出去,望着她的眼睛,认真地说:“婉儿,我今晚要去做件大事!”

婉儿低声道:“我知道……我害怕!”

她的手指紧抓着汪海鲲的衣服:“不要去!你让别人去!”

“不行,已经说好了。”

“我不管!”

她喘息着,然而坚决地吻了上来。汪海鲲无法退避,他不自觉地双臂拥抱着婉儿。婉儿将手上的银针扎在汪海鲲身上。汪海鲲的脸上突然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随即转成愤怒。他对婉儿大声说:“你……”然后他的头就垂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