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的确是无。它和放在掌上的灰一样,一吹就没有了。

人的肉体随着生命的终结而消亡。我不相信其后面还有精神的存在。

遗留下的不过是那个人用过的物件,或者是信,或者是写的其他东西,都属于物质存在。

也有人解释为精神同时保留下来了。比如说作家或艺术家,认为那个人的精神会和艺术成果一起保留下来。

然而,总觉得这么说有点牵强附会。不错,画家或作曲家都能留下作品,但只不过是在画布、纸面上勾勒出图景或五线谱样的东西。

作家和画家死后仍然不会以灵魂形象向我们诉说。

活着的人承认受其作品影响和那个人的灵魂还活着是没有关系的。

我不喜欢这样的构思:怀才不遇的作家死后获得认可或表彰,可能会躲在花丛后面高兴吧。

那个被完全消灭的人,不会躲在花丛后面高兴。无论是高兴还是不高兴,那个人已经无踪可寻了。

认为其会高兴,是活着的人在武断地想象,在力图使自己的虚构正当化。

赛尚(1)生前没得到承认,梵高(2)是在痛苦中死去的。现在的人们把他们捧为不可多得的印象派大师,是这些活着的人的一种自我满足。

怀才不遇而死去的人最终还是怀才不遇,既非更甚也非更轻。

在世时怀才不遇,死后得到承认就好。这种逻辑和孝道相联系就推导出:原先不孝顺父母,现在意识到对不起故去的父母就好。

人死不能复生,对死人说这些也难以说得通。认为有通往天上世界和灵魂世界的道路,只不过是活人的一种虚妄构想。

或者是活着的人想通过这样一种虚构,摆脱一些负疚感和罪恶感,以弥补歉疚。祈祷和宗教都是活人所需要的东西,和死者没有任何关系。

死者不过是死者而已。

我这种想法,或许让人感到寂寞。难道不能再柔和一点地祈祷和信仰吗?

过去我曾多次思考过这个问题,也曾做过自我反省。也想多读几本宗教方面的书,埋头于其中。

然而,年纪轻轻就沉溺其中,是过于无为,最终一无所有。

从这种观点看宗教,无论是佛教,还是基督教,都过于完美,虚饰的东西太过引人注目。

灵前守夜、葬仪、祈祷、念经、烧香、忏悔等等,都是活着的人所需要的,也应该是为活着的人而发明的。

为了仍然活着的人,从精神上减轻负担,安静、放心地生活下去,才有烧香,才有葬仪。

吊唁者只要急忙赶到灵堂,就能还上死者的人情。只要双手合十静坐一夜,诉说他生前的事儿,就能得到宽恕。内中应当含有宗教的欺骗性。

当然,尽管这么说,我并不想否定宗教。相信的人仍然可以相信,其本身并不是坏事。

遗憾的是,现在的我不能相信。虽然有相信的愿望,却无法参与其中。坦率地说,不愿意在遗体(像)面前鞠躬,总觉得这样会令自己着急,令他人不安。

如果能够轻松愉快地相信这些东西,心境该是多么安定啊。

然而,我并不觉得自己没有宗教信仰。

假如宗教就是相信某种东西,我相信死总归是死,归于无限的无。死既没有撒娇,也没有情趣,更没有灵魂,有的只是无之本身。

如果有人问我所崇奉的宗教,这就是我的宗教。

因此,我愿意与人交流,对若干事情有贪欲,对于活着很珍惜。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种思想不会一直持续,有时会想起来,有时会忘记。

然而,一想到死就是无,就觉得应该抓紧时间为社会做点什么。只要能活着,就想把活的足迹留遍各个角落。

往深里说,死与爱情和家庭都能相联系。

人都会死灭。在这个世上什么也留不下。所以,到了一定年龄就要与人恋爱,或者喜爱一个人。

人终归会变成一具尸体。临死前的喊叫没有任何作用,很快就会化为灰烬。人本能地知道这种结局,才会主动与人谈恋爱。

如果陶醉于炽热的爱情,一定是从根本上有死的假想。对于死,无论意识到与否,都会默默地潜藏在相爱的人们心中。

人们建立家庭、繁衍后代,也许是因为知道自己迟早会从这个世上完全消逝。

人都想尽量长寿,照顾儿女。然而,肉体机能有限度,这一点是做不到的。所以就想把最近的亲人和最关注的对象留在这个世上。

思考一下,结婚或者生儿育女,也许是一颗心的衰弱所致。人在年富力强时,不会考虑这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