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是在常规的框架中把握爱,过去无数的男女就不会因此而感到痛苦,也不会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作家也就不会追究爱到底是什么,也不会做出使之扎根于文学的那种努力。

所谓的爱,仅凭常识和规矩根本约束不了。

我越想越觉得,爱好像与健全的小市民意识缘分不大。真正的爱,好像更有魅力,甚至会有着恶魔般的气息。

这一点,只要是欣赏爱、追求爱、持之以恒坚守爱的人,多多少少都能意识到。

当然,我不是说爱在常规的框架中不能成立。

受到人们祝福的婚姻、与知心爱人蜗居的小家庭、儿孙绕膝的全家团圆——这都是常规生活中的爱。也是得到社会承认、获得市民权的爱。

然而,世上并非只有这种常规生活中的爱,没有获得市民权的爱也不计其数。包括看不到的、更富有人情味的、浓密而炽烈的爱。

爱在常规这一框架中,不是全部能装得下的。

所以说,爱这种情感是高、大、上的,不会局限于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常规框架。

过去曾经流行过佐良直美的歌曲《世界是为两个人而存在吗?》。喜爱并高声歌唱这首歌的恋人们,确信自己已处于爱的巅峰,世界只为他们而存在。

然而,“世界是为两个人而存在”这一构想是多么傲慢与自私啊。

当今的世界,是为万事万物而存在的,绝不是只为相爱的两个人。

这样说,也许有人会挑剔:用不着对流行歌曲吹毛求疵吧!我为此而陈词的因由是,歌词赞扬了两个恋人心中的骄傲与痴狂,不仅会负面影响正在谈恋爱的人,而且会让没谈恋爱的人误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

人在恋爱时,会认为世界是美好的,是为自己而存在的。这种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的姿态也是随处可见的。

动物在发情期间,会围绕着争夺一只雌性展开浴血的斗争,有的会为此丢掉性命。

人不会做那种荒唐野蛮的事,但也有性质接近于此的纷争。

就连受到大家祝福的婚姻背后,也不一定没有为此而哭泣的男人或女人。对于被剥夺了爱的权利的人来说,夺走的人就是敌人。

爱常常一方面塑造加害者,一方面产出被害者。双方都圆满的情况不是很多。

假如爱是为大家而存在,人人和睦相处,共存共荣,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可是,与此相悖,爱的本质是自私的、排他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在此,自私自利成为一种必然。

“你破坏人家和睦的家庭,不觉得有愧吗?”

在前面提过的电视上,丈夫如此责备私奔的男人。

“像你这样的人,简直是毫无羞耻的人渣!”丈夫开骂道。

然而,一个男人的激情在燃烧,已婚女子对此做出强烈回应时,还会在乎“家庭”“贞操”“常规”这类事情吗?

而且下决心想要保住这份爱时,两个人完全不怕成为地道的加害者。

“作为一个男人,应该懂点道理吧?”主持人喃喃自语。

这个男人过去也许是通情达理的,看上去也不坏。与年龄相比较,给人比较稳重的感觉。他好像一直很喜欢朋友的妻子。正因为喜欢,才越轨而行,跑出来与之同居。明知道会被朋友骂,还铤而走险,忘乎所以。

如果不喜欢,大概也不会做这种事吧。要是懂道理、通人情,能抑制住自己,就不会发展到如此地步。会在适当的地方妥协,或者是死心吧。

或是几次想抑制而抑制不住,燃烧的激情驱使男人超越道德和理性的底线,不顾颜面,和女人私奔了。那一刻,在他的世界里,只有这个女人了。

他圆满了自己的爱而严重伤害了别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个极其富有热情的男人。

丈夫和自己的妻子应该永远相爱!第三者不应破坏别人的家庭,夺走别人的妻子!仅用这种日常规矩的陈词滥调责备男人,可能没什么意义吧。

男人已经在超越常规,女人回应的激情正熊熊燃烧。对于游离于常规之外的两个人,仅以常规的条条框框评论善恶,没什么用。强迫他们反省,也没什么意义。

两个人不会不知道自己对社会做了坏事。这点良知,恐怕连中学生都会有。

两个人是明知故犯,为满足私欲才跑出去的。

用常规责备他们简单而空泛。这些东西过于平凡而老套,甚至使人觉着有点荒唐。

凭常规能理解和约束的东西不少,但激情是抑制不住的。

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强烈的爱呢?这要从另一方面考虑,才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