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文有什么用(第3/4页)

只要我们客观地想一想,就一定会承认——其实中文学科毕业之学子的择业范围,比以往的时代不是更窄了,而是更宽了。对国内国外的公共关系;广告设计;一个企业的宣传策划活动;一个企业的文化环境;一切的文化公司……都仍为中文学子留有发挥能力的空间。即使电台、电视台,表面看已人满为患,但据我所知,其实很缺有真能力的中文人才。

比如,你到了一个公司,人家为了试用你,对你说——请为我们的新产品想出一条绝妙的广告语吧!

你若回答——我学中文不是为了干这个的。

那么请你走人。因为能否想出一条绝妙的广告语,有时确乎直接证明的就是一种中文水平,连给一家公司起个朗朗上口的名字也是这样。

我有两位德国朋友,一男一女。男的中文名字叫“花久志”;女的中文名字叫“古思亭”。其实就是德文名字“华裘士”和“古斯汀”的谐音中文名。尤其“古思亭”这一中文名字,起得何等的好!能说和中文水平无关?

假设——一部外国电影,或一部外国电视剧,你能起出《翠堤春晓》《魂断蓝桥》《蝴蝶梦》这样的名字吗?中国曾是一个诗国,你想不出来,你学的那些唐诗宋词,在最起码的事情上,都没起什么作用啊!

又比如,你到了一个公司,人家要你为公司的什么纪念活动,设想会标——你若说,我不会,这不是我学的专业,这是广告设计专业的事儿……

那么请你走人。在人家那儿,这叫“创意”。在人家那儿,这类“创意”,直接就和中文有关,直接就能证明你的中文水平如何。事实上也是,体现于许多方面的许多一流的经典的“创意”,都与一个人的“活的”中文水平有关。

就说我们中国为申办二○○八年北京奥运会设计的会标吧,没有一种“活的”中文思维,是设计不成的。

不是中文过时了,没用了,是人再像从前那样理解中文,学了中文再抱着从前那样的中文就业观去择业的传统思想,与社会和时代不合拍了。而社会和时代,对于具有“活的”中文水平的人,那还是大大的需要的。

在未来的时代,不但中文学科毕业的人要随时准备进行人生的成功的“知本”转移,其他学科毕业的人,也将不同程度地面临“知本”转移的社会和时代的考验。

在“知本”转移方面,我以为,中文学科毕业的人,其实反而更具有主动优势,能动性、灵活性较之其他学科毕业的人也更大些。

“知本”二字,是我从报上学的词,无非就是从业的知识资本,这里姑且用之。

据我所知,一些理工院校毕业的当代学子,反而在电台、电视台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工作得很自信,这都是“知本”转移的例子。

据我们所知,法国现在唯一的,也是现在全世界唯一的一位海军女中将,便是法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文学硕士。

如果让医学院牙科专业的学子毕业后来一次成功的“知本”转移,倘无其他骄人特长,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

但,如果电视台公开招聘节目策划人,中文学子应聘时的表现,不应太逊于广播学院毕业的学生吧?这二者之间真的有什么大区别吗?从前是有的。如果人家的专业又加上了较好的中文从业水平,当然表现就比你好。如果你的中文水平高于对方,再附加上和对方差不多水平的电视节目创意能力,那就说不定你比对方的表现好了。实际工作中谁更是强者,那就得让考察者拭目以待了。如果你的中文不是很有水平,不是在“活的”中文能力方面较强,而是很“水”,甚至那一种能力被你在大学时期便舍弃了,而用仅仅的英语能力“取代”了,结果以后不能从容面对“知本”转移的考验,那就怨不得别人,也怪不得中文了……

当然,大学里中文本身的教学,也存在着一个“活”起来、内容丰富起来、较紧密地结合社会和时代对中文之新要求的问题。

在今天,大学的中文教学,如果因了时代和社会要求的压力,忙不迭地去迎合之,以直接的从业能力取代中文传统教学内容,未免太急功近利了,那是很不对的做法。那样,大学之中文系,就成了“培训班”了。

但,倘大学的中文教学,只一味承袭从前的传统教学内容而一成不变,在今天,无论怎样说,也应视为对中文学子的不负责任。

总而言之,大学之中文教学,也首先存在一个“中文+?”的问题。

我能告慰同学们的一点,那就是——几乎一切大学的中文系,都在思考、研究和实践着“中文+?”。

这一点,对于一切从事大学中文教学的人来说,也首先是一个“知识附加”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