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文有什么用(第2/4页)

所以当年便有“学中文有什么用”的质疑。

已然教着中文学着中文的,自然希望在讨论之中长长自己的志气,指出那“有用”的方面给社会看,给他人看,给自己看。

讨论和辩论出了一个乐观的结果没有呢?

当时没有。

而且,除了教着中文学着中文的人们自己,别人也根本没什么兴趣参加那个话题的讨论。

一九四九年以后,情况大为不同。

新政权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的事业,自然要依赖“中文”人才。于是,“中文”一下子便变得很“吃香”了。

直至“文化大革命”前,“中文”学子毕业后的工作,大抵是“坐在屋里”的那一种。当年因“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日晒不着”,多么令人羡慕自不待言。尤其,各行各业的工资是相同的。在工资相同的前提之下,中文毕业生从事“脑力劳动”的工作性质,其优人一等一比就比出来了。

“文化大革命”十年就不去谈了。

“文化大革命”后,中国人的工资还是基本相同的。“文化大革命”的重灾区即文化的意识形态的领域,开始进入恢复期,需要大批的中文毕业生。那时的中文学子,和现在各大学的最热门学科的学子一样,往往还没毕业,其优秀者,便已被文化乃至意识形态部门预招了。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情况又大为不同了。中文毕业生过剩了,供大于求了。中国其他产业、行业开始日渐兴盛了。于是大学里的其他学科日渐热了起来,强大了起来。而中文受冷落了,萎缩了。中文学子因而一届比一届迷惘了、沮丧了,似连将来的人生都成大问题了。

尤其,中国的工资制度改变了。几乎一切与中文相关的职业,收入都处于社会的中下水平了。如果仅从这一点上比,自然越比越迷惘、越失望。“中文股”在社会职业股市的大盘上,似乎注定地将永远处于“熊市”了,眼见其他“职业股”指数一再上升,中文学子们又怎能不自卑不忧患呢?

但我想指出的是——第一,中国人口太众,仅仅是中文学子供大于求吗?我看不是这样。要不了几年,几乎一切大学各学科的学子们,都将日渐地供大于求。只不过中文学子们较早一点儿体会到供大于求的苦涩罢了。第二,既然几乎一切学科的学子们进出校园,都将面临供大于求的局面,那么,也就都必得有充分的“知识附加”和“知本转移”的自觉和能力。

不必问,我知道诸位中,将来想到外企工作的人很多。为什么一心想到外企?工资高嘛。在未来的几年,尤其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外企将会更多。但外企再多,也多不过想要到外企工作的学子。一方以加法增多,一方以乘法增多。于是一个事实是,除了少数高等人才,普遍的外企的工资,都是下降了的。谁嫌工资少了吗?那么让开,后边还排着长队呢!

二十年前,仅凭外语好,便是进入外企的通行证了。因为外国老板们不会中国话,对中国缺乏了解。会外语的中国人,在他们眼中就是块宝。许多事儿他们都有点儿倚重于你,似乎离开你便会寸步难行。

十年前,仅凭外语好依然可以。但人家已不必倚重于你,你只不过是一般员工。你稍有不适,炒你的鱿鱼没商量。

现在,仅凭外语好,已不能成为进入外企的过硬的通行证了。因为外语已不再是少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的特长,而是许许多多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基本从业条件了。而某些老外,中国话也讲得很“溜”,对中国之风土民俗,人情世理,政治文化经济的方方面面,比刚跨出校门的中国大学生心中有数得多。

所以,一个问题是——你要到外企去工作吗?那么,你的英文水平,就要加上另外的什么了。

对于你,英文+?

你首先要自问;接着要决定;再接着要去那样充实你自己。

这就是“知识附加”的思想自觉。在大学里就要开始。

对于中文学子,问题也是同样的,而且尤为重要——中文+?

自然的,可以加上英语。这不太难。

但一个现象是,对于某些中文学子,在这个问题上所持的反而是一种“取代法”的思维。既因学着中文而迷惘,而沮丧,自然的便企图干脆舍弃了中文,以英文作为硬性从业资本取代之。而这在未来的求职竞争中,是相当不利的,甚至是相当有害的。

为了诸位的未来所谋,我对诸位的建议是——你们万不可以用“取代法”对待自己的中文学业。取而代之,只不过仍是1≈1。你们一定要有用加法打理自己未来人生的能动意识。

中文+英文——这对于诸位不难。于是你们丰厚了自己一些。仅仅这样还不够,还要有另外一种能动意识,即从最广的意义上理解中文的超前意识。说超前,其实已不超前了。因为时代的迅猛发展,早已先于诸位的意识,将从前时代的、传统的中文理念扩展了,甚至可以说颠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