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左冲右突的道路(第8/8页)

王士性川陕古道行程,共费时二十九天,去掉一天受阻于雨,实算为二十八天。可能七月二十八日至八月二日这五天,从古店过后开始的行程,王士性与其同伴刘元承,边走边看风景,多费了时日。倘使这段行程大约三天可到的话,那么实际所费时间就应为二十六日。在这实用的二十九天之中,川陕道陕西段虽然所占的里数可能只有川陕道长度的三分之一,但所占的时间却多达十四天,是所用总时间长度的一半,可见川陕线的行程难度多在陕西(当然王士性未经剑阁道)。而川陕线四川段,由于王士性采取了迂回到阆中(保宁),然后经盐亭、三台(潼川)等地,再到成都的路线,虽然比走剑阁道要平坦一些,但所费时间可能比走剑阁道要稍多一些。王士性无急务在身,没有采取抄虽是近道但却是险道的走法,大抵是为了行程的舒缓,有利于身心健康,保持一个在相对长的行程中,不致中途生病。

马可·波罗也曾写道:“向西骑行山中,经二十日程,抵一平原,地属一州,名成都府。”因为不能确定马可·波罗从什么地方抵成都费了二十日程,据有人考证,每程应为四十至五十公里,那么就是近一千公里。另一种译法将马可·波罗的二十日程,翻译为“走过二十个驿站路程”(陈开俊等译,福建科技版),而每个驿站的路程又并不均等,那么是否是一千公里就还有疑问。但可大致推断的是,马可·波罗从秦岭一带过来,与王士性所花费的时间相去不远,可能王士性的起程比马氏要远一些。但不管是马可·波罗还是王士性,所费时日都不少。王士性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能从宝鸡抵达成都,这在我们现代人看来,简直不可想象,但对古人来说,这已经算顺利抵达,没有意外,应该庆贺了。

王士性在川陕线所走的这一个月,现代的人可以用来简单地周游世界各国而有余,单从此点来看,古人的生活质量确实不能与现代人相比,因为他们如果要到各地去直接交流——经商、旅游、做官等等——在路上所耗费的时日非常多,这一点在新修公路以前,不管相去多远,所费时日相差不大,除非像给杨贵妃送荔枝那样的“急制速度”。同时我们也就理解二百多年后,俞平伯的父亲俞陛云,在清末科举尚未废除以前,从北京到四川监考,在川陕段所费时间几乎与王士性差不多的原因(见其所著《蜀诗记》)。

生活要我们跑多快,对成都人来说,历来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