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了痛苦的毒(第4/20页)

《又一年》中没有大明星,但是演员们的表演真是太专业、太出色,特别是扮演又可怜又令人有些难以忍受的玛丽的Lesley Manville,她是我心目中的年度最佳女主角,她在片中的表演,让我不由想起《欲望号街车》里精神濒于崩溃的费雯丽。如果你能静心看进去这部电影,看得懂老戏骨们眼神之间的互动和脸上微妙的表情,你就会明白,还得是英国人来告诉你什么叫内心戏。我在整个看电影的过程中,就一直担心玛丽出状况出丑,为她一次又一次的跌落而感到难过,希望她那已经千疮百孔的心不要再受到伤害。这电影的紧张力,是另一种来自观众内心的,需要你对玛丽有慈悲之心才会有的紧张,我看到有观众说导演的叙述太冷淡,没有爱。其实不是导演没有爱,而是有些观众没有罢了。对那些失意的可怜人没有同情的观众,是不会体会到导演的那份良苦用心的。

海明威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人生的大赢家,但是面对失意的人生,无论如何,请淡定地保持风度地活下去,默默无闻也好,平平凡凡也罢,重要的是,一个人只要是活着,再怎样一无所有,也不应该把做人的尊严和风度也输掉。否则的话,就真是还不如去死好了。

死是自由岸

作为一个女人,我当然不可能同情一个强奸犯,所以在看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冷酷无情地把强奸的场面展现给观众的时候,我很感兴趣的是,接下来它到底想要说什么。很显然,它不可能是讨论“一个强奸犯是怎样养成的”这种社会问题,如果是这样的,那么这个故事不应该从这里开始讲、这样地讲下去。所以我在看过电影之后又找它的资料来看,才发现这部被中文翻译成《纵欲》的电影,它其实叫做Free Will,又被翻译成《自由意志》,这才是配得上这部电影的名字。这让我想起我一年前最后一次做“普鲁斯特问卷”,其中有一道题:“你最恐惧的是什么?”我当时的答案是:“不能自杀!”我每隔几年就会做一次“普鲁斯特问卷”,每次给出的答案都会和从前有所不同,但是这一次,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知道它不会再更改了,一直到死为止。

2007年的大年初三,我的父亲在老家的医院里去世,在去世之前,他有三年的时间都卧病在床,不能喝水进食,无知无觉,浑身插满管子,吃的东西要靠家里人磨碎了,用注射器通过鼻饲的管子推到胃里去。人们随随便便地翻动他,就像翻动一袋什么东西,你不能埋怨他们心里没有敬意,很多事情只能如此。我心里很难过,比后来看到他去世还难过,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想要活下去,但也只能如此,反正他也没得选择。后来我就开始想人的身体这个东西。这一辈子,我们都要伺候它,照顾它,努力赚钱给它买大房子住。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需要的时候还要做爱。怕它病,怕它累,怕它老,它没完没了地要这要那,满足了它,快乐只有那么一点点,而且稍纵即逝,但如果不满足,人就会生病,沮丧,甚至变态。而这一切,并非我们本来想要的,我们没有要求被生到这个世界上来,我们没有要求被困在这个肉身里,没有要求过把自己生得美或者丑,胖或者瘦,健康或者疾病,但是我们却就这样来了,而人生,这莫名其妙的舞台,一旦被迫登场了,却不是那么轻易就可以退场的。

《自由意志》中的里奥,可以作为这件事情极端糟糕的一个范本,作为一个性欲亢进的精神病患者,他的身体里住着一头凶猛无比的野兽,他的意志根本无法驾驭它,却反被这野兽驾驭着四处害人。他残害妇女、打她们,在滚烫的炉子上扒光她们的衣服强暴她们。假如他只是个为了肉欲活着、什么也不想,是个完全没有人性的白痴、混球也就罢了,但是他偏偏又不是没有灵魂、没有爱。他从精神病院被放出来,想过正常人的日子,每天认真吃医生开的药,一丝不苟地工作,老实过日子,没有什么朋友,也不敢接近女色,他努力克制自己,常常和身体里的野兽作斗争,有一个夜晚,他甚至已经闯入了陌生姑娘的家,又活生生地把自己从罪恶的边缘拉了回来。平静的夜色里,没有人会知道一个男人内心深处压抑而克制的痛苦,没有人知道时刻苦苦挣扎在崩溃的边缘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那一刻,我看着这个男人绝望而孤单的表情,甚至忘记了他所犯过的罪。

吃药没有用,爱情也许有用吧。朋友给里奥提了个建议,不如找个女朋友,过正常的性生活,有正常的发泄性欲的渠道,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他决定试一试,于是当奈特西出现在他身边,里奥第一次打开心门,开始尝试着去爱。两个同样被上帝遗弃的孩子终于找到彼此,他们坐在教堂里,在上帝面前,听着圣歌,互相看着,安静地哭泣。那一刻,阳光洒满屋子,我几乎相信,人生的这么多苦难终究是可以得到救赎的,平静幸福的日子就要来临了。而事实上,他们也的确过了一段相濡以沫的好日子,散步、购物、做爱,相依为命。然而有一天,当里奥看到奈特西一次很平常的朋友聚会之后,他病发了,他内心的野兽咆哮出闸,愤怒将他燃烧,致使他又一次袭击了一位偶遇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