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卷 第三十一章 论发怒(第2/3页)
塔兰托的阿契塔[7]是一次战争的统帅,他打完仗回来,发现他的管家管理不善,把家务搞得乱七八糟,田里杂草丛生,便把管家召来,对他说:“快滚吧!假如我没有发怒的话,我就狠狠揍你一顿了!”柏拉图也如此。一次,他对他的一个奴隶大发脾气,命令他的弟子斯帕西普斯替他惩罚这个奴隶,借口不愿亲自责罚引起他生气的人。斯巴达国王卡里鲁斯看到一位国有奴隶胆敢对他傲慢无礼,对他说:“假如我没有发火,我肯定立即处死你。”
世。
这是一种自以为是、目空一切的冲动。当我们没有弄清事实真相而大发雷霆后,如果人们向我们陈述有力的辩解,多少次,我们会不顾事实和对方的无辜而又气又恼!关于这个,我记得古代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格内厄斯·派索在其他诸多方面是个优秀人物。有一次,他对一个士兵大动其怒,因为那人和一个同伴去割草料,却独自一人回来,又讲不出把同伴丢在哪里,派索便断定他把同伴杀了,就判了他死刑,立即执行。正当他被拉上绞刑架时,那位迷路的士兵回来了。全军上下喜出望外,那两个士兵热烈拥抱,尔后,刽子手将他们带到派索跟前。在场的人都以为派索会非常高兴。可事实恰恰相反:他本来就在气头上,这下又羞又恼,便气上加气;这种气恼情绪使他突然想出了一个恶毒的主意:他看到三人中有一个是无辜的,就干脆宣布他们都有罪,下令把他们都拉去处死,第一个士兵,是因为原先已有判决;第二个迷路的士兵,因为他是导致他同伴处死的罪魁祸首;刽子手,则是因为他没有执行命令。
同固执的女人打过交道的人,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他们以沉默和冷静对付她们的激动,不屑助长她们的怒气时,她们会气得横眉竖眼,七窍生烟。雄辩家塞利乌斯生性易怒。一次,他和一个人共进晚餐,那人谈话素来温顺和婉,这次,他怕惹塞利乌斯激动,决定他说什么都表示赞同。塞利乌斯见找不到发怒的理由,忍无可忍,便对他说:“你倒是反驳一下我说的话呀!谈话是两个人的事嘛。”那些女人也一样,她们效法爱情的规则,她们发怒,仅仅是为了让对方也发怒。[8]福基翁同某人交谈,那人粗暴地辱骂他,扰乱他讲话;福基翁闭口不语,让对方把怒气全部发泄出来,然后,接着刚才的话头,继续往下讲,只字不提对方的骚扰。这种轻蔑的态度,比任何尖刻的反驳更有力。
我常说,最易动怒的法国人(这总不是完美之处,不过,对军人而言,这更情有可原,因为在军队这一行中,肯定有些场合是免不了要发怒的),是我所了解的最有耐心控制怒火的人:愤怒使他无比激动,
当木柴的火苗在青铜壶下
发出劈啪之声,
水沸腾着,狂怒着,从壸里漫出来;
它再也控制不住;
一股黑烟腾空而起[9],
——维吉尔
以至于他只得无情地克制愤怒。至于我,作这样大的努力遏制愤怒,我是做不到的。我不愿费如此之大的劲克制自己。我看重的不是他遏制愤怒的做法,而是他作出多么大的努力使自己不做得更坏。
还有个人向我吹嘘他的生活如何有规律、有节制,这确实非同寻常。我对他说,在世人面前总是显得从容安详,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尤其对于像他那样引人注目的优秀人物,但更要看内心如何。我认为,让自己心里苦受折磨,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我就怕他为了保持稳重的外表而内心备受煎熬。
掩饰愤怒,就是把愤怒吸入体内,正如第欧根尼对狄摩西尼所说的——后者因怕被发现呆在一个洞穴内,就拼命往里缩:“你越往里缩,就陷得越深。”如果你的仆人做事不大得体,我劝你宁愿掴他一记耳光,也不要为保持谦和的外表而克制自己的睥气。我喜欢让怒火发出来,不愿藏着掖着让自己备受折磨;怒火发出来时,就会渐渐减弱;与其让怒火憋在心里,还不如让它到外面来张牙舞爪。“暴露在外的缺点危害不大,藏在健康外表下的缺点最最危险[10]。”
我提醒我家里那些有权发脾气的人注意两件事:其一,发怒要有分寸,不要不顾一切乱发泄,免得影响效果和分量;若让不经思考的大声斥责成为家常便饭,人们对此就会如同秋风过耳,听而不闻;你大声责骂一个偷东西的仆人,他会对此无动于衷,因为你这个办法已对他使过一百次了,就为了没有洗净一只杯子,或没有放好一张矮凳。其二,发怒时不要漫无目标,对谁抱怨,就要让谁听见:因为他们惯于在被斥责者尚未在场时就开始责骂,等他们走了一个世纪了,还在那里大声叫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