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卷 第三章 塞亚岛的风俗(第4/5页)
印度国王尼那切杜斯听到风声说,葡萄牙总督并没有明显的理由,就是要剥夺他在马六甲的职权,把它交给冈巴斯国王;他就私下打定了主意。他下令搭了一座深度超过宽度的高台,撑在大柱子上布置得花团锦簇,香气袭人。然后,他穿上绣金长袍,上面饰满贵重宝石,走到路上,借台阶登上高台,高台的一角已有一堆香木点上了火。大家赶来看这些不同寻常的举止到底是为了什么。尼那切杜斯神色果断,但是很不满意地指出葡萄牙欠他的情,他那么忠于自己的职守,多少次他手执兵器向别人证明,对他来说荣誉远远要比生命珍贵,他不能在自己身上不使用这个原则;虽然命运使他无法反抗强加于他身上的侮辱,至少他有勇气让侮辱降临不到自己身上,让这件事作为民间的笑柄,这也是他对庸才的胜利,说着他投入了火中。
赛克西里亚是斯考鲁斯的妻子,帕克西亚是拉贝奥的妻子,她们的丈夫大难临头,她们原来可以置身事外,只是出于夫妻之情,为了鼓励丈夫躲开危险,在紧要关头给他们作伴和做榜样,甘心把自己的生命赔了进去。
她们为丈夫做的事,科塞乌斯·纳夫为他的祖国也做了,效果虽然不明显,但都出自爱情。这位大法学家,风华正茂,金玉满堂,声名极佳,很得皇帝的宠幸,只是看到罗马国政每况愈下,不由得幽愤而自杀。
奥古斯都有一位近臣菲尔维乌斯,他的妻子死时表现的细腻感情达到了极致。一天早晨菲尔维乌斯去看奥古斯都,奥古斯都发现菲尔维乌斯把他告诉的一个重要秘密泄露了出去,脸上向他露出不悦之色。菲尔维乌斯回到家,十分绝望,可怜巴巴地把一切都告诉了妻子,还说自己做出这样不幸的事,决心自杀。她一片坦诚地说:“这不能怪你,是我的舌头平时不知检点,使你习以为常,说话也就忘了分寸。等一等,先死的应该是我。”她不由分说,提起剑往自己身上一刺。
维庇斯·维里乌斯看到自己的城市被罗马军队围困,既无法得救,也没有希望得到罗马人的慈悲,在议会的最后一次辩论会上,他针对这件事慷慨陈词,结论说最有意义的是大家用自己双手逃避这场厄运:“他们这样做会得到敌人的敬重,而汉尼拔又会后悔他抛弃了多么忠诚的朋友。他邀请同意他的看法的人,到他家去参加他已准备就绪的宴席,席间饱餐以后,他们一起喝送上来的饮料解除肉体的痛苦、灵魂的侮辱,眼不见、耳不闻那些无情粗暴的征服者施加在被征服者身上的种种暴行。”他还说:“我还布置了人,只待我们气绝身亡,把我们抛入家门口的大火堆里。”
同意这项高尚决定的人不少,照着他做的人不多。二十七名议员追随着他,他们竭力借酒消愁,席终端出了这道死亡的菜;他们共同哀叹国家的不幸后相互拥抱,一部分人离开屋子,另一部分人留下跟他一起葬身火海;因为酒进入血管,延缓了毒药的扩散,他们死得很缓慢。卡普亚是在第二天被攻占的,有的人只差一小时就要看到敌人出现在城内,城市将遭受他们付出沉重代价欲要避免的灾难。
执政官菲尔维乌斯一手策划杀害了二百五十名议员,当他从那场可耻的大屠杀回来,附近一名公民图莱亚·朱伯里乌斯傲慢地直呼他的名字,拦住他说:“下命令吧,把我跟其他那么多人一起杀了吧,那样你可以吹嘘一个比你勇敢得多的人也被你干掉了。”菲尔维乌斯把他当作是个疯子,瞧不起他(也因为他刚收到罗马的消息,指责这种做法不符合人道,这也束缚了他的手脚),朱伯里乌斯继续说既然我的国家失败了,我的朋友死了,我亲手杀死了妻子和孩子,免得他们遭受亡国之痛,我又不能像我的同胞那样去死,让我用德操来惩罚这个丑恶的人生。”他抽出暗藏的匕首,往胸上一戳,翻身死在执政官的脚边。
亚历山大包围印度的一座城市,城里的人看到兵临城下,下决心不让他得到凯旋的乐趣,尽管亚历山大声称人道对待,全体居民还是要跟城市一起在烈火中同归于尽。这引起了另一种战斗:敌人努力要救出他们,他们又努力要毁灭自己;常人为生而做的一切,他们却为死在做。
西班牙城市阿斯塔巴,城防不固,难以抵挡罗马人的进攻,城中居民把他们的财富和家具都堆放在广场上,在堆积物顶上有一排排女人和儿童,四周都围上了木材和点火即燃的东西,再留下五十名壮士来执行他们的计划;他们进行突围,无法战胜就发誓要在一起自杀。这五十名壮士,把分散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活人统统杀光后,放火点着那一大堆东西,自己也跳了进去,豪迈自由地归于沉寂,而不愿忍受痛苦与耻辱;同时又向敌人指明,如果命运垂顾,他们是有勇气打败他们的,就像他们有勇气使他们在胜利中灰心丧气和丑恶可憎。被火焰中的黄金惹红了眼的敌人,还因此送了性命,他们成群结队涌过去,退路又给后面的人堵住,都在大火中窒息烧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