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蒙(第3/3页)

不写作有利于食欲。不写作有利于安全。不写作有利于教育第二代。不写作有利于提工资(一写作便是不安心本职工作的铁证)。不写作有利于评论与指责写作的人。不写作有利于治疗牛皮癣(脱敏嘛)。不写作有利于母鸡下蛋。不写作有利于防暑降温(心静自然凉)!不写作有利于节约纸张……

不写作的好处如山、如海、如天。我那时真的这样认为。我那时听到朋友谈到“你王蒙将来还是要写点什么”,就觉得这人不但是痴人说梦而且是居心不善,形同戳我的伤疤,要我的小命……我会红着脸和他辩论,我其实什么也不会写,什么也写不了,压根就不想写,永远也不去写的……

这也算一段心路历程。

□读书人语

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杂态”我不知道。王蒙写《青春万岁》时不“杂”,写《访苏散记》时不“杂”。“杂态”不是表层内容的密度,描写的云集,是一种似是而非、多元多极多棱的心绪弥漫的艺术整体,就像唱出“田园将芜”的人其实心里纯得很才能发现“芜”一样。心不纯,不惑芜。这种心态和内容、描写是以相斥的方式连接的。透过表层的芜杂你完全可以感到它背后的纯净,就像我们也可以从美妙的诗篇看出作者如何正是因为苦难才渴望幸福光明一样。这是古典的、悠缓的社会生活节奏折射的真实。如今不同了。如今技术和信息日新月异,物质轰轰烈烈,正给心灵一种从前的、漫长的“人”的涵义在质变的预兆。在这样的时代,有过那样经历的王蒙变得“浑沌”了,内心深处有许多的意识、现象翻腾着,似乎有些吃不准了。好像什么都有那么一点儿道理似的。这样也对,那样也行; 一会儿明白,一会儿忘记,一会儿相信了的东西被怀疑,一会儿被否定的东西又冒出来扰人不安;有时往远处想,有时又心陷近景;一些事儿明确可慰(惯性的),一些事又才见端倪……黑白正负上下左右前后深浅,令人新鲜又躁动,烦乱又刺激。这似避似迎的姿态复杂而有活力。这和经历了沧桑而变得主题凿凿的长者迥然不同。这是还在吸收八面来风、林林总总,过去和现在,已有的和又来的思考还在撞击的一个不安分的生命。起点和目标好像都没了踪迹。杂的心绪、杂的内容和杂的手法“杂”在一起,重而不沉,飙而不空,密而不出,平常完整。它使你的理解你的阐述都不如你的感觉来得彻底。生命本来就只能感受,“杂态”就更如此。这感受比分析、判断更丰富更真切更有意思更蛮好更有感觉就足矣。它使你一旦从活生生的个人性的杂态深处模模糊糊抽象出什么时代性、社会性时,极明白只能把它们还给“这一个”的王蒙又可以留给人性做一次形而下的旁证。这旁证不用传唤,不知何时何地就会走出来说:我来了。在这里。

这组离社会的光泽远了许多(当然仍有痕迹)的《盛夏》亲切了他的大部头和讲话以及未来的传记。这真实是人生的而非作品的“这一个”。 【刘烨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