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日常(第6/14页)

但是,并非完全没有令人不快的事情。我最讨厌有人利用采访的机会破坏读者与作者间的规则。例如以下提问:

“这是我个人的问题,这部小说的最后,XX是不是就是〇〇呀?”

“那么,结局中这两个人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请您解释一下可以吗?”

每当听到这样的问题,我都想回敬一句:“请你自己去想吧。”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吧。大多数读者都无法向作者直接发问,大家都是自己去思考。依据书中所写了解内容不是阅读的规则吗?我也是秉持这样的规则进行创作的。

所以,正因为如此,不管自己的作品被读者怎样误读,我都没有怨言。我认为,会被误读不是因为自己的写法有问题,就是因为和那位读者八字不合。有时,某些作者会说“这是因为读法不对”或者“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那样解读”,我想,这也是一种违规的做法吧。

撑死也要吃!(《小说SUBARU》 二〇〇〇年十一月号)

某月某日,我和集英社的蒙奇奇小姐,也就是H编辑,在横滨站集合。H编辑稍显紧张。

“身体状况如何?”我问。

“嗯,我调整过了。”

“有没有吃过东西?”

“吃了,中午吃了一个面包。”

“这样啊,我在三点也吃了一个小热狗。”

“什么都不吃反而不太好呢。”

“是啊。”

我们来到购物中心的咖啡厅,看了看菜单,略加思考后点了啤酒。我平常绝不会在与编辑商量事情的时候喝酒。

“我想先让胃活动一下。”我向对方说明理由。

“原来如此。”H编辑点点头。

稍后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横滨元町一家名为“梅林”的餐厅。这可不是一般的餐厅,它的厉害之处在于一人份套餐包括了三十道菜。

这不是我第一次去“梅林”,以前去过两次。第一次去的时候下场惨烈——我以为虽说是三十道菜,每道菜肯定只有一口的量,于是就大喝啤酒,结果菜还没上完一半我就不行了。第二次去的时候,吸取了前次的教训,尽量不喝啤酒。但是,后一半菜肴我仍然几乎没怎么吃。剩下的菜餐厅会让我们打包带走,我记得当时两手提着装得满满的纸袋,就像刚参加过婚宴一样。

说实话,我再也不想去那家店了。饿肚子固然难受,而吃撑了也很痛苦。我之所以会第三次去,都要怪两个不听劝的死脑筋。这两位一个是凭借《亡国之盾》拿奖拿到手软的阿福,也就是福井晴敏先生,还有一个是一九九九年因为《八月的马科斯》获得乱步奖的流浪汉作家新野刚志。

事情起始于福井晴敏获得日本推理协会作家奖的庆祝会上。那时我提到了“梅林”,但那两位完全不相信这家店的厉害。

“上菜多到吃不完?怎么可能!掌握好节奏的话肯定没问题。”阿福一边大嚼特嚼一边说。

“我经常饿着肚子到处流浪,有多少食物就吃多少。剩下饭菜太可惜了。”流浪汉新野嗤笑着说。

“没你们说的那么简单,那家店真的不得了。那个量不可能有人能全吃完的。”我坚持自己的主张。正好第二次和我一起去“梅林”的E编辑也在,于是我们两人把当时的情景描述了一番,但自卫队迷福井和小胡子新野仍然是一副半信半疑的表情。

“好吧,那下次我们一起去一趟,怎么样?你们用自己的眼睛和肚子亲身确认一下,就会明白我没有骗人了。”焦躁的我忍不住脱口而出。我还没来得及后悔,这次的企划就成立了。

“梅林”紧挨着外国人公墓。这个店在横滨很出名,一提店名,出租车司机就知道了。

就餐需要预约,晚餐分为五点开始和七点半开始两个时段,采用完全轮替制,即所有客人一起开始用餐的制度——当然,绝不能迟到。我们预订的是七点半那一轮。

由于到的有些早,我们在店前等候,看到五点开始用餐的客人陆续吃完出来了。女性顾客居然很多,大家都提着纸袋子。不用说,纸袋里装的肯定都是没有吃完的各种菜肴。

七点半到了,终于可以进去了。福井和新野这两位也到了。

阿福说:“我从今天早晨开始就没吃东西。”他的神色也不免有些紧张。

流浪汉新野碰巧在电视上看到“梅林”的菜单,那个节目把店里的三十道菜品全都摆在桌上。

“你看了有什么感想?”我问。

“嗯,菜量确实很惊人……”新野先生好像有点儿被吓到。嘿嘿嘿,现在后悔也晚了。

话说,这个店不允许两人以上同吃一份套餐,基本上都是按照人数上菜。

店员来问我们要什么饮料,我们先点了啤酒;但就今晚而言,我实在没有喝啤酒的兴致,因为如何有效地使用胃容量是决定胜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