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以来几种笔记 (第3/6页)

《装愁庵随笔》,李怀霜著。李名葭荣,广东信宜人。辛亥革命,和柳亚子同主《天铎报》笔政,著有《斐然庵集》《不知老斋诗集》。籍隶南社。《随笔》载于《民权素》月刊,没有单行本,内容有异人同名、公牍文字、文人好古、目盲重明、咸丰戊午顺天乡试科场舞弊案、粤中麻疯疾、明季客魏之祸、叶名琛迷信扶鸾、岑西林与周善培、和珅当国、冯子材暮气至深,洪秀全犹子洪泉福、身佩天王所赐金质徽章等,笔墨亦雅洁。

《曼陀罗轩闲话》,张海沤作。张,安徽太湖人,足迹遍大江南北,所纪均其经历事,尤以乘俄国火车赴满洲里,乱山合沓,孤月流辉,忽见山市,海有海市,人或见之,不知山有山市,亦属幻境,此文述山市甚详,谓:“俄顷大雷雨,雹块击窗,一小时许,天复晴,月色澄澈,万象皆空。”又嫩江江边,产江石,坚结细腻,光丽莹润,红绿两色为多,红者仿佛玛瑙,绿者苍翠沉碧,中含苔藻松柏之形,这就可与此间雨花石相媲美。又于岫岩州山中,见所产石棉,织成一带,污则以火烧之,遂如新,可知古云所谓火浣布,即属此类。又哈士蟆,生于太子湖畔。锦州的卤虾油、小黄瓜,俱有佳味。其他如苗沛霖、赵舒翘、盛海帆、穆彰阿等故事。又谈王石谷、王椒畦、蓝田叔及俄国画家可洛巴夫画,品评中肯,那么海沤也是一位欣赏家了。他的小说,刊行单行本的,有《姊妹花骨》《珠树重行录》。

《蜷庐随笔》,王伯恭著。王为皖中耆宿,原名锡鬯,亦字伯弓,后名仪郑,号公之侨,宣统初,因避溥仪名,废之不用。是书不分卷,为线装铅字排印本,共七十二页。只标“无冰阁”三字,没有出版处及定价,可见当时为赠送品,印数寥寥,那就弥可珍贵了。首冠《王伯恭先生传略》,出于阚铎手笔。从《传略》中,得知伯恭幼受何子贞激赏。光绪壬午,李鸿章奏派之与马相伯赴朝鲜,应其国王之聘,参议军国事务。时吴武壮驻军汉城,袁世凯领庆军营务处,张季直、范肯堂、周彦升、朱曼君,均在吴幕,伯恭颉颃其间,一时称盛。由此又可知彼之纪述,什九亲见亲闻,较为翔实了。开卷即为《光绪甲申朝鲜政变始末》《吴武壮》《袁项城》《李文忠》数则,都是第一手资料。他于丙戌谒潘祖荫于京邸,祖荫诧为“今日得见魏晋间人”,且许为“今之王景略”,他刻有朱文小印“今略”,可见其知遇之深,因此,又有《潘文勤师》一则。他又师事翁松禅,有《翁文恭师》一则。复有《潘翁两尚书》,尤为赡备。月旦人物,有《马眉叔》《戴文节》《张小浦》《王壬秋》《刘棣仙》《姚石泉》《何廉昉》《李莼客》《易实甫》《顾印伯》《文廷式》《李梅庵》《秦澹如》《朱曼君》《张文襄》《徐菊人》《康有为》《裴伯谦》《赵声伯》《李文石》《八指头陀》等数十篇。谈书法的,有《论书法》《六朝书法》《西楼帖》《唐人双钩》《作字用紫毫》。关于中日文化,有《宫岛大八中岛裁之》。清宗室方面,有《载泽》《载涛》《载洵》。其他如《科举丛话》《秦淮风物》《烂柯山》《淡巴菰》。又《胡宝玉校书》,那是“四大金刚”之一,张艳帜名震北里者。又《清季两义伶》,一为路三宝收杨豫甫遗体,一为张樵野尚书,获罪被谴,秦稚芬送至正定府,为梨园掌故。又《袁克文》一则,记克文演醉酒一出,“饰杨贵妃,珠冠宫装,天然流媚,直忘其身为男子者”。又清末民初市上流行当十铜元,即袁氏八十三天皇帝,也制洪宪纪念铜元,我藏有一枚,亦属稀币之一。《随笔》有一则,记当十铜元之创始,谓“福州陈石遗孝廉衍,诗才清俊,庚寅之秋,与余同在上海制造局,后又与余同在张文襄(之洞)幕府,时正苦库储匮乏,石遗建议改铸当十铜元,谓二钱之本,可得八钱之利。余谓此病民之策,何异饮鸩救渴,决不可为,君他日亦必自受其害,石遗摇首不答,文襄欣然从之,未几,各省纷纷效尤,民生自此益蹙”。

《芜城怀旧录》,这书是亡友董玉书(逸沧)所著,闵葆之、杜召棠为之校订,分上下二册,也是线装铅印本。所记为扬州之人文事迹,且涉及面甚广,足资证考。他家居旧城北小街,距西方寺不远,为金冬心客扬州所居处。我认识他时,他已移居上海北成都路,榜为寒松庵,别署拙修老人。他谙弈艺,因此记棋坛往事较多,如周小松刻有《餐菊轩棋评》、徐星友有《兼山堂弈谱》,又黄龙土十余岁即成国手。范西屏的《桃花泉棋谱》刻于扬州,以所居有桃花泉而为名。以及梁魏今、程兰如、施襄夏、陈子仙、释秋航、董六泉、李湛源、周鼎等。曩年徐润周撰《围棋故事诗》数百首,遍访是书,最后得之,奉为至宝。谈书画,如以芍药负盛名的梁公约,他名菼,字慕韩。他的画,为他国人所珍赏。又花卉名家王小梅之子,丹青得其家传,居蔡官人巷北。又谈丁传靖。我识丁柏岩,他精鉴赏,著有《中国妇女艺文志》,柏岩为丁传靖子,传靖父立中,任县学训导,工诗古文辞。传靖号秀甫,晚号闇公,亦工词章,熟于掌故,曾任民国总统府秘书,他的声名,不仅限于故乡了。又汀州伊秉绶,曾官扬州太守,死而奉祀三贤祠的载酒堂。又南社诗人沈太侔,作落花诗,称沈落花。其父沈碧芗,甲戌翰林,亦出任扬州太守。又冶春后社,为名流觞咏之所。参加的也有名驰南北的,如方地山、方泽山、张丹斧、宣古愚、秦曼卿、陈含光、朱菊坪诸人,玉书均有传略。又吴绮,号园茨,曾居粉妆巷,贫而好客,吴梅村赠诗云:“官如残梦短,客比乱山多。”四方慕其名,乞诗文者,但令其各酬树一株,名曰“种字林”,确为韵事。大词家况蕙风,著《选巷丛谈》,所谓选巷,那是他游扬,寓居文选巷之统称。又颐和园佛香阁书额的李钟豫,眇一目,扬人无不称之为了然先生。画家陈崇光,汤贻汾及花之寺僧罗两峰,更名噪一时。又扬州园林,以个园为最胜。白蕉、陈从周亟称之。园主为黄应泰,后归李韵亭,又归朱氏,纪氏《怀旧录》历述其沧桑。又马嶰谷的小玲珑山馆,太湖石高丈余,有似一朵青芙蓉,亦属名迹。又涉及小说:“吴敬梓撰《儒林外史》说部于扬州,人物描写尽致。光宣时,出有《广陵潮》一书,为李涵秋作。当时瘦西湖风景最盛,一时广陵名士,好称风雅,皆被涵秋收入书中。”又魏默深居扬州仓巷,有秋实轩,龚定庵来扬,辄下榻轩中。辛亥光复上海,攻制造局的伶人潘月樵,居县城西乡,详记其事迹。归于徐宝山事更详。又《雉堞影》说部,初署包柚斧,后署李涵秋,读者往往误二人为一人,实则包柚斧别有其人,《怀旧录》中,有柚斧一则。此书颇多佚事珍闻,惜早绝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