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清高宗与天地会的密约及其破灭(1735年—1759年)(第3/8页)

于万亭与高宗会晤;陈家洛的上台

在十多年的经营后,改组的天地会在很多方面已经可以和陈永华时代的组织相媲美。然而通过地方起义以夺取政权,在清帝国早已建立成熟统治的18世纪,却不再符合时宜了。但于万亭自有他的王牌。在1758年初,于万亭开始他宏伟计划的关键步骤,他在文泰来的陪同下,冒险装扮成太监混入皇宫,得以面见高宗,将他本人的真实身份告诉他,并出示了世宗写于1711年9月25日的一张便条,内容是请陈世倌将初生的儿子抱来。

高宗对此惊骇万分,不过他很清楚,一个帮会的最高首领不惜冒生命危险来亲自来见自己,不可能仅仅是为了开一个无聊的玩笑。在于万亭离开后,高宗开始了对自己身世的秘密调查,结果无法直接得知,不过看来于万亭的荒诞说法被证实了。高宗遂落入和七百年前的萧峰同样的处境。

在统治了清朝二十多年后,四十七岁的弘历正在踌躇满志地推进他的帝国蓝图。在即位初期,他审判了阴谋叛乱的弘皙集团,消除了来自皇族的威胁,将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同时继续了世宗正在推动的南方边疆政体改革,用流动的官员代替世袭土司统治;用田亩代替人头进行缴税的改革也在他手上完成了,这使得中国人口以从未有过的高速增长到两亿以上。最后,1755年,在准噶尔汗国被内乱所困扰的时期,高宗出兵征服了准噶尔,抓获了最后的可汗达瓦齐,从而完成了圣祖和世宗以来的未竟事业。清朝将新征服的西域地区称为“新疆”。

于万亭带来的消息对于踌躇满志的高宗显然是一个过于巨大的打击。皇帝在很长时间内不知所措,只能命令他的武术特工们对天地会进行监视。当然,他还不敢对于万亭采取任何敌对行动。于万亭对此不会没有防备,这种贸然的做法只可能导致他的隐秘更早被曝光。

不过他也无须这么做。于万亭在离开皇宫时曾与武术侍卫激烈交战,很快就因为负伤而日益病重当年7月他死于无锡。在临终前他召集了他的主要副手们,向他们宣布自己将让自己的义子,年轻的陈家洛继承总舵主之位,但没有说明原因。为防止意外的变故,他进一步要求相关的首领们尽快去西北的甘肃地区迎接陈家洛来到江南。291

除了和于万亭的关系外,陈家洛在天地会内部没有任何势力基础。很难说对于这一安排,是否在场的人人都会满意。但是相当于半个创始人的于万亭享有崇高的威望,而无尘、赵半山和文泰来三位巨头各自势力相若,深悉内情的文泰来也明确赞同于万亭的决策。因此,由陈家洛继任天地会总舵主的安排被各方所接受。并且主要的首领也都立即前往甘肃。这并非只是对陈家洛的欢迎,更重要的是考虑到权力交接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情况,人人都想要占据优先位置。292

于万亭的死也被清朝的情报系统以最快速度传递到了北京,这并没有让高宗感到宽慰。相反,皇帝感到他的死亡可能导致更多的变故:于万亭本人希望和他合作,但如果一个不友好的首领上台或许会将此大肆宣扬,以羞辱皇家。因此他立即改变了之前的暧昧态度,派出张召重和大批武术侍卫去逮捕皇家丑闻的另一个知情者文泰来。他们在肃州赶上了正前往西北去会晤陈家洛的文泰来,试图将他拘捕。文泰来设法逃走了,附近一个出自少林系统的武术家族庇护了他,不过最后他仍然被张召重所抓获,而庇护过他的武术庄园也被焚毁。

文泰来的被捕很快为其他天地会成员所知悉,当陈家洛从天山地区沿着河西走廊返回中国内地时,和除了文泰来夫妇外其他的天地会顶层成员相会晤。在礼仪性的推辞后,陈家洛接任了总舵主之职。不过这并不代表他已经是公认的合格领导人。陈家洛首先面临的严峻问题是如何拯救被清廷所带走的文泰来。由于文泰来仍然在转移的路上,对于在各地都有不少会众的天地会来说,这仍然是有希望的。当然,这对于陈家洛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是严峻的考验。

除了天地会本身的人众之外,陈家洛还可以指望若干新的盟友:武当的陆菲青自从屠龙帮覆灭后,一直以化名躲在安西镇总兵李可秀的官邸中。但他现在听说了天地会的复兴,被赵半山邀请来相助;铁胆庄园的周仲英,他的家族曾经庇护了文泰来,但如今他们也失去了家园,遂决心投身反清运动。有了这些不仅武术水平高超,而且富于经验和人脉的新加盟者,天地会现在可以将其影响力投射到更深远的江湖网络中。并且天地会在路上帮助了一些和清军敌对的回部维吾尔人,此时他们的同族正在新疆和清军交战(详见下文),陈家洛颇有与之结盟抗清的想法——在新疆的成长经历令他非常清楚回部的雄厚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