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清高宗与天地会的密约及其破灭(1735年—1759年)(第2/8页)

在乾隆初年的镇压中,天地会不得不再度沉寂。但几年后,一个叫于万亭的南少林武术家开始了组织活动。在第十四章中我们阐述过天地会与南少林之间的密切渊源。在此后的一个世纪里,福建莆田的南少林寺显然一直在为这一秘密帮会输送人才。于万亭青年时代在南少林寺中学习武术,这使得他与福建的原天地会势力建立了关联。在1744年,亦即清朝入关后的一百周年,于万亭在昔日天地会结义的红花亭召集了当地天地会的残部,重组了这一曾经辉煌的帮会。于万亭本人被推举为总舵主。为了隐蔽,于万亭重建后的天地会成员常常自称红花会,这一名称来自于天地会的象征物红花亭。历史上有时也将这一时期的天地会组织称为红花会。

在于万亭进入南少林寺学习前,他已经和陈世倌的妻子徐氏认识,并且曾经有过一段恋情。所以1711年发生的婴儿交换事件很快被于万亭所知悉。这一点在雍正时期并没有太大意义,于万亭不太可能以此来要挟世宗本人。但在高宗即位后,这一秘密就具有了无上的价值。于万亭遂决心尽自己的全力,利用高宗的真实身世,达成汉人复国运动的目的。为此,他不仅花费了很大力气重建了天地会,而且在1748年,他秘密带走了陈世倌的十五岁的幼子陈家洛(1733年—?),让他的朋友“天池的古怪之侠”袁士霄来教导这个孩子以高深的武术。于万亭决意让陈家洛成为反清运动的领袖,如果能够劝说皇帝恢复自己汉族人的身份。那么陈氏兄弟在朝野间就可以相互配合,以达成汉族复国的目标了。

屠龙帮覆灭后,武术世界的反清力量也需要一个新的中心,天地会或红花会的适时出现满足了这一需要。屠龙帮剩余的帮众,以赵半山为首,也被天地会所吸收。于万亭本人以卓越的组织能力对天地会进行改革,进一步促成了它的扩张。在于万亭时代,考虑到清帝国的统治日益巩固的现状,天地会在基层更多以贫苦汉人的互助组织的形态出现。288人们歃血发誓,结成兄弟后,可以从组织那里获得经济帮助,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联合进行暴力反抗,这受到了底层阶级的欢迎。天地会的势力大为扩张了,在18世纪50年代之后,据统计天地会大约有七万名帮众,其中许多甚至是汉人绿营的士兵。289

在领导层方面,于万亭也招募了一批具有政治头脑和管理才能的武术精英作为他的亲密助手。到于万亭去世时为止,天地会建立了十多个人组成的指挥中枢,称为内香堂,但他们没有陈永华时期的分堂名称,统一以“当家”称呼。当家之间有明确的先后次序,如下表所示:

1.总舵主于万亭

2.“没有尘埃”修士(“No Dust” the Daoist Monk)

3.“一千只手臂的佛陀”(Budhawith Thousand Arms)赵半山

4.“雷霆之手”(Thundering Hand)文泰来

5.“黑色死神”(The Black Grim Reaper)常赫志

6.“白色死神”(The White Grim Reaper)常伯志

7.“武术之梅林”(Martial Merlin)徐天宏

8.“钢铁之塔”(Iron Tower)杨成协

9.“九条命的彩色豹子”(Colorful Leopard of Nine Lives)卫春华

10.“冲锋的石头”(Dashing Stone)章进

11.“满大人鸭子刀”(Mandarin Ducks Sabers)骆冰,即文泰来的妻子。

12.“令鬼恐惧者”(The One who Scares Ghosts)石双英

13.“铜头鳄鱼”(Crocodile with Copper Head)蒋双根

14.“带金笛子的文人”(Scholar with Golden Flute)余鱼同

这一“当家者”的序列主要是按照加入天地会的时间先后确定的,除了身份特殊的陈家洛外,从未出现后加盟者超越前者的例子。当然,其中排在最前面的几个核心人物在红花亭聚会的时候已经出现,也是于万亭登上总舵主之位的支持者。从于万亭到文泰来的四名领导者,构成天地会核心中的核心。名次较后的几名当家则显示出天地会对其他帮会组织的兼并。譬如常赫志与常伯志兄弟代表四川哥老会的势力。他们的属下被并入天地会的地方分舵组织;“钢铁之塔”杨成协是苏北青旗帮的帮主,带领他的属下一起并入了天地会,他们本人则跻身天地会的领导者之列;骆冰加入天地会时还只是一名少女,因为她的父亲骆元通向天地会提供了大量经济资助,在其父死后也成为第十一名当家,并将“满大人鸭子刀”作为其称号。

在此,天地会和元代的明教显示出类似的问题。为了尽快扩充实力,吸纳来自武术世界各方面的势力,不免滥封当家,导致领导层的过分膨胀。并且由于它是在短短十多年中发展起来的,内部尚未有明确的职能分化,只有若干萌芽,譬如石双英负责对违反会规,背叛组织者的惩罚。不过他的权力显然无法制约地位更高的当家们。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区分也是含混不清的,其中许多人仍然兼任地方的会众领导人。在其内部也逐渐分化出“没有尘埃”、赵半山和文泰来三个主要势力。290但是也同样因为发展时间较短,这些派系从来也不曾像在明教中那样达到尖锐对立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