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康熙初年的武术世界与政治版图(1662年—1674年)(第3/5页)

吴之荣的告密最初毫无反响,因为汉族官员们普遍对此同情而加以庇护,但事情最终被鳌拜所知,他发现这对于压制汉族官员是一个极好的契机,于是对有关人员进行了残酷的惩罚。不仅庄氏家族被满门屠杀,而且参与编撰的人员、刻字的工人乃至买书的读者,只要被发现的都被斩首。大约有七十多人死于这次迫害,许多涉案的汉族官员也被撤职和判刑。

对于清朝来说,这次案件是自顺治时期以来满洲和汉族官员斗争的继续,鳌拜的铁血镇压为他在满洲强硬派贵族中争取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者。

在1666年鳌拜要求更换自己的镶黄旗和苏克萨哈的正白旗在北京附近的地产,这一要求并非没有理由,因为在多尔衮时期因为偏袒正白旗而给了他们更好的地皮。不过在二十多年后要更换数个县的地产不可避免会引起大量纠纷。鳌拜强制进行了地皮更换,并处死了数名反对的官员。在1667年,辅政大臣之首索尼也死去了,从而无人再能制衡鳌拜。苏克萨哈在恐惧中请求辞职,但鳌拜不打算放过他,他胁迫圣祖对苏克萨哈进行审判,并很快将后者及其家族全部处死。因此,在1667年后,日渐长大的圣祖发现本应该辅助自己的鳌拜却是自己掌握实际权力的巨大障碍。

鳌拜的覆灭与桂太监的崛起

从1667年开始,圣祖在名义上已经亲自处理帝国政务,但他发现自己被鳌拜的私人集团重重包围。不仅其政府中的主要大臣都向鳌拜低头,更致命的是鳌拜身为领内侍卫大臣,执掌了宫廷的侍卫系统,从而将禁宫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鳌拜甚至不允许皇帝系统地学习治理国家所必须的知识。圣祖唯一可以信赖的是来自后宫的支持。久经风云的孝庄太皇太后教给他政治的诡谲,她的亲信侍女苏麻拉姑教会了他书写满洲文字,而他从几名太监那里学会了书写汉字。240

伪太后亦即毛东珠,与圣祖之间也建立了亲密的关系,毕竟此时她是圣祖名义上唯一的母亲。圣祖从她那里学到了一定程度的自卫武术,以及对武术世界和历史的初步知识。毛东珠的真正意图是掌握皇帝以扩展自己的权力,但同时也与圣祖之间建立了类似母子的情谊。另外,此时后宫的首领仍然是孝庄太皇太后,而毛东珠已经越来越察觉到宫廷中另有一股武术势力在阻碍自己,因而她在宫廷中的处境也是相当危险的。当然,她本人并不知道潜伏在宫廷中的那位武术高手就是海大富,否则后者会立即被她用管理权铲除。

无论如何,圣祖所实际拥有的资源仍然是极为可怜的。看上去他已经对鳌拜屈服。在1667年秋,鳌拜被封为一等公,第二年进一步被加上了“太师”的头衔。圣祖似乎也对繁琐的政务感到厌烦,而迷恋于在竞技场上和侍卫们练习摔跤。他甚至荒唐到选择了几个未成年的小太监,在大臣启奏政事的时候也摔跤为乐,这一点显然令鳌拜十分满意。241

1669年6月14日,鳌拜面见圣祖时看到十几个小太监在练习摔跤,他对此并未特别留意,但突如其来地,这些小太监偷袭了他,按住了他的四肢,而皇帝亲自施展学到的武术,在他背后捅了一刀。鳌拜在挣扎中杀死了多名太监,庆幸的是皇帝因为有一定武术造诣而安然无恙。最终鳌拜被抓住并捆绑起来。圣祖随即召来了几个被鳌拜打压的大臣——最重要的是索尼的儿子索额图(1636年—1703年)和代善的孙子康亲王杰书(?—1697年)。圣祖命令他们撤换侍卫和逮捕鳌拜的小集团。由此鳌拜的庞大势力在一天之中就被消灭了。242

圣祖的这一行动,虽然在形式上只是皇帝对叛逆大臣的惩罚,但实际上不啻于一次政变,索额图和杰书等人很可能参与了前期的谋划,另一方面,也可能有毛东珠的保护,目前她和圣祖的利益是密切相关的。鳌拜的铲除也就意味着她能够通过皇帝取得比之前大得多的权力。

当鳌拜倒台后,他的家产被索额图查抄。身为镶黄旗旗主的鳌拜吞并了正白旗旗主苏克萨哈的《四十二章经》,这些经书被深谙内情的毛东珠所得到。另外需要任命新的领内侍卫大臣,圣祖任命了正白旗的多隆阿(Doronga),此人因为曾隶属苏克萨哈而被鳌拜所打压。而副总管则在毛东珠的授意下由正红旗的瑞栋(Reydon)出任。瑞栋很快以行动回报了太后:他从镶红旗的旗主和察博那里取得了另一部《四十二章经》。

伪太后权力膨胀的另一个的征兆是海大富之死。在鳌拜被抄家的当天深夜,海大富离奇地死在太后所居住的慈宁宫前,显然是被毛东珠所杀死的,但她成功地将这件凶案压制了下去。海大富的死亡终结了毛东珠在后宫最大的威胁。但是对于毛东珠来说,麻烦仍然存在:此前海大富的一名随从此时正是内廷中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这就是著名的桂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