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宋末武术世界与蒙宋战争(1227年—1279年)(第2/6页)

在第二次华山剑术会议后,郭靖夫妇返回桃花岛定居,在形式上仿效其岳父黄药师进行半隐居的生活。但从1235年开始,蒙古开始全面南侵。随着蒙古与宋之间军事冲突的频繁,郭靖夫妇开始越来越多地返回中国内地,直到13世纪40年代在汉水流域的襄阳定居,这一地区当时已经成为宋蒙战争的核心区域。

在军事上,襄阳的地位十分突出。它位于南方和北方的交接位置,背靠四川和湖北之间的群山而面对广阔的东部平原。对于南宋来说,这是面对蒙古铁骑的漫长防御线的枢纽,一旦失去就面临无险可守的窘境。宋蒙第一阶段的战役令宋人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不过宋朝官方由于低效迟缓的官僚机制在1250年代才开始加强襄阳城防。而在此之前以及之后,襄阳城主要的防守力量都是郭靖夫妇及其他武术家的民兵组织。

在蒙古人第一轮的全面进攻之后,南宋武术界及其北方的汉族同道深刻感到有必要建立统一而灵活的动员和防御体制。武术家作为个人不惧任何蒙古士兵,但作为群体,却无法和统一的蒙古骑兵相抗衡。因此,进行准军事化的协同作战成为武术界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在1243年,由郭靖和黄蓉主持,召开了大胜关英雄大会,这是少林寺之会后少有的泛武术世界会议。这次会议旨在以全真教‐丐帮联盟为基础,确立全武术世界的盟约关系,推选出一位盟主并建立对蒙古的作战机制。按照本来的进程,名誉上的盟主应当由洪七担任,而郭靖则是主持具体事务的副盟主,这事实上反映了之前二十年一直运行的实际情况。不过在确立具体的联盟关系之前,会议就因为金轮仁波切的闯入而被迫中止了。

蒙古武术集团的建立;全真教的分裂

在三十年代的第一次大规模侵宋战争中,以郭靖为代表的武术世界的广泛参与是蒙古被挫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如之前的女真人一样,感到威胁的蒙古帝国开始努力组建自己的武术家团体。其中蒙哥汗的弟弟忽必烈所招募的武术精英最为强大:这一团体是国际性的,已知包括来自波斯的尹克西、印度的尼摩星、回回的马光佐和中国南方的潇湘子,而其领袖则是上文提到的贡嘎坚赞或金轮仁波切。

但是这一名单本身也反映出严峻的问题:蒙古统治者由于其民族歧视政策,对主要由汉族人构成的武术世界难以吸纳。可以看到在忽必烈的武术家阵容中,绝大部分都属于后来认定的色目人,而较少汉族成员。这显示出由于郭靖的先例,蒙古统治者很难再信任来自汉族的武术精英:将一个随时可以杀死自己的汉族武术家放在自己身边是极度危险的。但这也限制了这一团队的武术能力,除了潇湘子和金轮仁波切,大部分成员水平较为平庸,并且因为来自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背景而内斗激烈。

不过金轮仁波切本人的武术造诣可以部分地弥补这些缺陷。他不仅是一位宗教领袖,也是贡却鸠摩之后卓越的西藏武术大师。古老的西藏武术在他手上获得了复兴,令他具有了堪与“五绝”相媲美的武术造诣。只是其生平早期的活动仅限于僻处西藏南部的萨迦寺而不为外界所知晓。蒙古帝国的扩张战争给了他以在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上活动的机会。金轮以蒙古国师的身份参与了一系列对南宋的军事行动,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大胜关会议。

由于这次会议在宋和蒙古的边境地带进行,金轮仁波切及其弟子霍都和达尔巴毫无困难地进入会场。他们的忽然闯入令会议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人们不愿意承认这些异族武术家与会的资格,但也没有理由否认他们的武术家身份。金轮向名义上的盟主洪七挑战,但洪七本人并不在会场上。汉族武术家本来可以指望郭靖战胜金轮,但但最后采取了三局两胜制度的三场比试,这使得汉族武术家的人数优势不起作用,并且在郭靖可能和金轮发生交手之前,霍都和达尔巴已经先后获胜。因此,即使郭靖最终获得胜利,大胜关会议仍然面对着被异族击败的耻辱。

不过,规则从来不是最重要的。在汉族武术家的默许和怂恿下,一名叫杨过的青年近乎违反协议地再度向金轮的弟子们挑战——如果他也失败了,那么几乎必然会有更多的车轮战。杨过是一名有造诣的武术家,但主要依赖诡计和欺诈才能获得两次奇迹般的胜利。在此基础上,加上他人的威慑,迫使金轮和他的弟子不得不离去。最终,由杨过的老师,一位籍籍无名的武术家“龙的小女儿”担任了武术世界盟主。

“龙的小女儿”是一名龙姓的女武术家。她是和王重阳同时代的女武术家林朝英的继承人,与全真教关系长期紧张。她的弟子杨过事实上是郭靖的子侄,被送到全真教学习后,因为感到自己受到僵化的体制压迫而叛逃,随即投入龙的门下。二人发生了当时认为的乱伦关系。在杨过的奇迹般胜利后不久,这一丑闻也被曝光。在正统的儒家意识形态下,龙和杨过无论如何无法再在主流势力中立足,更不用说主持武术界的事务,这次精心准备的大会最终以闹剧收场。虽然金轮没有成为盟主,但事实上联盟也陷入了瘫痪状态。这不能不说是武术世界的一大挫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