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亲吻眼泪

孔亚雷

苏珊·桑塔格说:“优秀的作家要么是丈夫,要么是情人。”托尔斯泰,丈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情人。契诃夫,丈夫。博尔赫斯,情人。略萨,丈夫。村上春树,情人。杰夫·戴尔?显然是情人。这不仅是因为他的作品迷人、性感、富于诱惑力,更因为它具有作为情人最根本的特征:把欲望摆在道德的前面。不,应该说,把欲望摆在一切的前面。这一切包括:金钱,名望,学术资格,作为一个作家的职业前途(所以我们迟至今日才注意到他),以及——写作本身。他写一本书就像在谈一场恋爱,而这场恋爱的目的绝对不是婚姻。这是一种标准的情人式写作:他迷上某个主题,然后便穷追不舍,然后耳鬓厮磨,然后两情相悦,直到最后——将其抛弃,换另一个主题。那也许就是为什么杰夫·戴尔的作品虽然动用了多种令人生畏的后现代文学工具(比如元叙事,碎片拼贴,黑色反讽),却依然带给我们一种生理性的舒适和愉悦(即使——或者应该说尤其——当他在描述不适和不悦时),因为它们没有任何功利性,没有那种做作的文学野心,它们的本质是一种对纯粹欲望的追寻,一种对激情被彻底耗空的需求,一种极乐生活指南。他的代表作之一,一部关于D.H.劳伦斯——又一位情人式作家——的非常规传记,《一怒之下:与D.H.劳伦斯搏斗》,就是个绝妙的范例。

“多年前我就决心将来要写一本关于D.H.劳伦斯的书,向这位让我想成为作家的作家致敬。”杰夫·戴尔在《一怒之下》的开头写道。每个作家都有一个让他(或她)想成为作家的作家,一个父亲式的作家。他们之间常常会有一种类似血缘关系的亲近、继承和延续。跟劳伦斯一样,杰夫·戴尔也出身英国蓝领阶层家庭(生于1958年,父亲是钣金工,母亲是餐厅服务员),他们甚至在长相上也很相近(“我们都是那种窄肩膀、骨瘦如柴的男人,劳伦斯和我”);跟劳伦斯一样,大学(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系)毕业后,杰夫·戴尔没有如父母所期望的那样跻身“安稳而受尊敬的”中产阶级,而是成了一名四海为家、以笔为生的自由作家;跟劳伦斯一样,无论是在文学上还是地理上,他都竭力远离英格兰的严肃和阴霾,在为美国“现代图书馆版”《儿子与情人》所写的前言中,他这样总结劳伦斯:“……经过一系列的波折,他最终觉得自己‘不属于任何阶层’;经过多年的游荡,在任何地方都觉得自己像个陌生人,他最终觉得‘在任何地方……都很自在’。”显然,这段话同样可以用来形容杰夫·戴尔自己。

事实上,这段话也可以作为对《一怒之下》奇异文体的一种解读。这部关于D.H.劳伦斯的非学术著作,既像传记又不是传记,既像小说又不是小说,既像游记又不是游记,既像回忆录又不是回忆录,它的这种“四不像”文体,最终让人觉得它“不属于任何文体”;而这也许正是因为,经过多年的文学游荡,杰夫·戴尔发觉自己对任何一种特定文体都感到陌生、不自在,以至于他最终创造出了一种“对任何文体都很自在”的新文体——一种融合,或者说超越了所有特定文体的后现代文体,一种反文体的文体。

所以,虽然书中的“我”一再声称要写一部“研究劳伦斯的严肃学术著作”,但最终却写成了一部既不严肃也不学术,而且让人从头笑到尾的黑色喜剧。它仍然是关于劳伦斯的,不过更准确地说,是关于“想写一部关于劳伦斯的书却没有写成的书”。最终,这本书成了一部充满失败的流水账,一部焦虑日记,而它的魅力则源于所有叙事艺术的本质:关于他人的痛苦。跟《猫和老鼠》一样,它满足了我们的虐待狂倾向(施虐兼受虐),它让我们觉得好笑、欣慰,甚至鼓舞,就像纪德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日记中反复出现的各种痛苦和折磨——贫穷、疾病、写作障碍——让他觉得激励,因为“尽管如此,他还是写出了作品。”

同样,尽管如此,他还是写出了这本关于劳伦斯的书。不仅如此,杰夫·戴尔还用他那自由自在的新文体,用如香料般遍洒在文本中的对劳伦斯作品的摘录、描述和评论,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独特的D.H.劳伦斯。我们从中得到的不是一个伟大作家干瘪的木乃伊,而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一种感觉,一种精神——一阵裹挟着劳伦斯灵魂的风。在书的结尾,主人公再次剖析了自己为什么对写一本关于劳伦斯的书如此感兴趣,原因是“为了让自己对此完全不再感兴趣”。然后他接着说,“一个人开始写某本书是因为对某个主题感兴趣;一个人写完这本书是为了对这个主题不再感兴趣:书本身便是这种转化的一个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