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星星之火开始燎原

经常有人说:头上有支剑悬着。那对于我们周围很多人来说,《焦点访谈》这四个字就是悬在我们头上的一支剑,因为在这四个字里面,寄托着很多人的希望和信心,因此在演播室做节目,无论《东方时空》还是《焦点访谈》,自己都有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压力,我能不辱使命吗?

舆论监督:星星之火开始燎原

已经很多年过去,但当初看到电视屏幕上接二连三地出现批评报道的时候,我内心那种解渴加担心的情绪至今难忘。

这种接二连三的批评报道就出台于我们《东方时空》中的《焦点时刻》栏目。

到今天为止,《焦点时刻》这个名字已分别被《焦点访谈》和《时空报道》替代,但我想很多人应该不会忘记,当初这个栏目出台时给人们带来的震动。

山东潍坊的一家医院,有两个病人同一天要做手术,他们两人,一个需要做心脏手术,另一个需要做扁桃体手术。

在手术的面前,病魔的折磨将要走到尽头,而带着阳光的日子又将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想必病人该是掐着手指算计着手术这一天的吧!

但谁也没想到,这个原本应该空气中弥漫着快乐气息的手术却被一个医生的错误给毁灭了。在做手术的时候,该做心脏手术的病人被割掉了扁桃体,而扁桃体有问题的病人却被修理了心脏。

就这样,一个凭想象力都想象不出来的局面被大意的医生酿造成功。

这是早期《焦点时刻》一期节目的内容。

人在健康的时候,不会需要别人的血液来救助自己,只有万般无奈,生命遇险时才会向医生求助,用输血来挽救生命。

可如果在你输进身体的血液里竟带有害人的肝炎病毒时,生命的险情当然立即加剧。

而这样的事情竟真的在江苏郫州发生了。在那里的一家医院中,向病人提供的血浆里含带着丙肝病毒,大量输血者本想出狼穴哪想到却是进了虎窝,只好又在丙肝的阴影下开始继续求医,他们的生命中还会有多少欢笑?

这是早期《焦点时刻》另一期节目的内容。

可以想象这样内容的节目出台以后社会上巨大的反响。

恶的事情被揭露,当事人因此得到相关的处理,观众拍手称快,领导也坚决支持。

这样的同心协力是中国在1993年新闻界上演的一出好戏。

而在这之前的十几年里,被老百姓称为“曝光”的批评报道其实屡屡想浮出水面,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真正露出水面的很是稀少,而且多是用文字展现的正义,虽然扮演着重要力量,并在知识界内制造着极大的快乐,但毕竟不如电视这样,直接到了所有普通人的面前,更何况露出水面也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阻力甚至刁难。这就使得批评报道躲在大多数公众的视线之外,扮演着偶尔露峥嵘的角色。

到了1993年,《焦点时刻》带着大量批评性报道走上屏幕的时候,遇到的绿灯远远多过红灯,这不能不让人惊奇。也许就是历史选择了《焦点时刻》,在1993年这个合适的时候,完成了之前多少新闻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焦点时刻》在《东方时空》中一下子火了,早上7:20打开电视机的中国人多了起来,现在回忆之中,那屏幕上舆论监督的星星之火最初燃烧得竟如此灿烂。

有了星星之火就开始慢慢地燎原。一年后,更大规模但性质接近的《焦点访谈》出现在《新闻联播》之后,收视率也随之变成第二,并第一次在严格意义上实现了电视让“二老”满意的目标。一方面吸引住像江泽民、李鹏、朱镕基这样的高层观众,另一方面每天有亿万中国老百姓准时坐到电视机前收看这个节目。

一件又一件让人痛心疾首的恶事被我们知道,一起又一起对这样事情的处理结果被我们知道,激动的人们在这样的节目中慢慢建立起一种对社会的信心,因为正义终于开始成为一种力量。

再以后,除去中央电视台两个“焦点”扮演正义化身的同时,全国各地的电视台也纷纷推出与此相类似的节目,毕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虽然在地方搞批评报道要比在中央电视台困难得多,阻力也大得多,但短短几年间,全国各地电视台的这个“焦点”那个“时空”,很快蔚然成风,并大多数占据了电视台的黄金时段。

中国电视界的舆论监督力量开始变得兵强马壮起来,敢于批评开始成为中国电视人的一种习惯和追求。

出门为《焦点访谈》出的书签名促销,过程中自然少不了要接上一些告状的材料,面对这种信任,安慰别人的同时自己常有渺小感,恨不能拥有三头六臂解决太多的不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