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一束(第2/2页)

意趣清高,利禄不能动也。 志量远大,富贵不能淫也。

比起古代来,现代人受教育的机会很多,可悲的是,道德与教育似乎并不相关,许多高等知识分子,常为了小小的利禄而丧心败节,更不用说大富贵了,很少人能不为之目眩神摇的。所以,意趣与志量似乎比教育有力量,一个人有清高的意趣,则安贫乐道,利禄于我何有哉?有远大的志量,则胸怀天下,富贵于我如浮云!如何才能意趣清高、志向远大呢?《围炉夜话》里说:“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检身心于平日,不可无忧勤惕厉工夫。”

家纵贫寒,也须留读书种子。 人虽富贵,不可忘稼穑艰辛。

台湾有一句俗语说:“有钱不会超过三代。”那是因为富贵人家的子弟,很容易忘记财富来之不易,而失去了奋斗精神,最后,他们的富贵就会转到有奋斗精神的人家。

中国有一个传统,就是农业社会的“耕读传家”,因为光是耕,容易使人失去胸怀与志向;而光是读,容易使人忘失性命之学与经济之才。唯有耕读,才能进可攻,退可守,处贫寒之际也有远大的目光。

人犯一苟字,便不能振。 人犯一俗字,便不可医。

苟且偷安的人,不可能振起什么壮志雄心,所以行事为人不能苟且地过日子,才能改心革面、贡献社会。但是,一丝不苟的人常会渝于俗气,什么病都可以医治,唯有俗病是无可救药的,所以在不苟且中间须有雅致,否则便容易成为俗人。

不苟且、不俗气,是现代生活的两脚,不苟且的人才能立定脚跟,不俗气的人才能放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