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礼马尔巴上师(第2/3页)

例如,密勒日巴口述他回乡探视母亲的一段,也是极其动人,他说:

“走到近门处,看见一个似乎是土和破烂衣服裹在一起的大土堆,上面长满了野草。我用手拨开土堆,发现里面有一大堆人骨头。起先心里感到一阵迷惘,忽然想起,这是母亲的尸骨!悲哀扼住了我的喉管,心中一阵剧痛,竟昏倒在地上。一会儿醒来,立即想起了上师的口诀,就观想把母亲的神识和自己的与口传上师的智慧心融合在一起。我将头枕在母亲的骨头上,身、口、意连一刹那都不散乱地印入大手印三昧。如是经过七昼夜,亲眼见到父亲和母亲都脱离了苦趣,超升到净土中去了。”

“七天以后,我从三昧定起。仔细思量,所有轮回一切法都毫无实义,世间的一切,实在一点意思都没有。我想就把母亲的骨头作一个佛像,把《正法宝积经》供养在佛像的前面。自己则决心到护马白崖窟去,不分昼夜地拼命修行;如果心不坚持,为世间八风所动,宁愿自杀也不愿为其所诱惑。如果心中起了丝毫求安逸快乐的心,愿空行护法断取我的生命。这样屡次的对自己发誓,下了决心。”

密勒日巴与六祖慧能

《密勒日巴尊者传》里,类似这样动人的片段,俯拾皆是,尤其是他所作的诗偈优美无比,都是修道的心法流露,是从光明的法身心地中任运流淌出来的心声,更值得一再读诵。

张澄基先生曾把密勒日巴尊者在密宗的地位,与禅宗的六祖慧能相比。一是他们都是朴实、坚苦的实践者,带着浓厚的人情味。二是他们说法平直,易为一般众生所吸收。三是他们都是伟大的导师,传承弟子中有许多得到殊胜成就。四是他们都痛快地表示自己是薄地的凡夫,因刻苦修行而成就,不是什么佛与菩萨的化身示现。

所以,我们读《六祖坛经》和《密勒日巴尊者传》,都像读着动人心弦可歌可泣的史诗,使我们因高山景行而生出无上的悟道之心。刚刚我们说到传承,一般修行佛教的人,认为密宗才有严格的传承,其实不然,六祖慧能也仍然传承了五祖弘忍的伟大教化,否则就不能成为一代宗师,只是禅宗不谈报身、化身,认为要直趋法身,因此对传承很少谈起。

密宗却是不同,密宗的皈依有内皈依、密皈依、密密皈依三种。

内皈依是除了皈依佛法僧,还要皈依上师、本尊、空行(护法)。

密皈依是自身气、脉、明点,在受大灌顶之后,先修生起次第,再修圆满次第。

密密皈依则是皈依自性的法、报、化三身。

所以在密宗,除了佛菩萨亲自指导和灌顶的祖师,必须上师的加持与回应,才算有圆满成就。上师与弟子的因缘就变得十分重要,许多密宗的上师都发愿,希望弟子的修行能胜过自己,像马尔巴对密勒日巴的祈愿就是。其实禅宗也是如此,百丈禅师就曾经对他的弟子黄檗禅师说过:“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

读《密勒日巴尊者传》,最感动我的就是他与老师马巴尔之间的因缘,他把身、口、意全部供养给上师,从修法的第一天起一直到圆寂的刹那,都是念念不忘师恩。

密勒日巴生前说过十万首诗偈,绝大部分的开头都是“敬礼马尔巴译师前”“敬礼具相马尔巴师”“敬礼恩师马尔巴前”“大悲慈父马尔巴”“敬礼大恩马尔巴师”“敬礼大恩父马尔巴尊师”“敬礼胜士马尔巴足”“敬礼传承诸上师”……使我们真切地体会了密勒日巴如何感念他的师父。

当我们读到密勒日巴在洞中修定,点了一盏酥油灯在头顶上,灯不点完,身体不动,也不下座,这样过了十一个月,坐垫永远保持温热,深深体会到他的成就是自己奋力修行,但如果没有马尔巴的教导与加持,密勒日巴的成就也不会那样快速。

因此,每次我读到“敬礼马尔巴上师”时,都感觉像朝阳露出第一线曙光,有如阳光普照、彩虹示现,令人感动不已,而想起自己上师的恩情。

帝洛巴与那洛巴

我们再来看一段白教祖师帝洛巴和那洛巴的故事。那洛巴就是马尔巴的上师,也是密勒日巴的传承师祖。

那洛巴是印度的一位王子,年轻时就有很高的修持,曾被任命为那澜陀佛教大学的副校长。有一天,他在讲经的时候,金刚亥母化成一位穿着破烂的老太婆来到他的前面。

老太婆问他是否了解自己所说的佛经?他说他了解每个字的意义,老太婆就欢喜地跳起舞来。

那洛巴心想,我只说了解字面的意义,老太婆就欢喜地跳起舞来,如果说我也了解经文中的意义,她一定会更欢喜,于是他就向老太婆说:“我也懂得经文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