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千万里(第2/4页)

这才是人生因缘的实相,一切法虽由因缘的和合而生,因是本来就有的,如果缺缘,果就永远不能显现,宿命论者只看到了因果之必然,而忽略了因缘的偶然,就像只见到苹果的种子可以长苹果树,而不知道苹果若种在非洲则必然凋零一样。

我们的过去已经历历,我们的未来似乎也有一定的轨迹,在这样的因缘里要如何改变呢?最好的方法是多给人生一些清明的雨露,滋润那逐渐在改坏的种子。

从堕落里超拔

中译的第一部佛经《四十二章经》里,在第四部十一章,佛陀说:“夫与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译成白话是:“修学佛道的人,就像一双负载重物的牛,走在很深的污泥里,虽然疲倦到了极点,也不敢左顾右盼,要一直走出污泥,才敢松一口气休息。出家人观照情欲,比污泥还要厉害,唯有一直心念于道,才可以免受陷溺的痛苦。”

我是生长在乡下的孩子,第一次读到这段经,就浮现出小时候赶水牛过泥河的情景,只有步步留神才不至于失足落入河里,人生也是这样,人是那么容易在世间情欲中堕落,那是由于人的本身与环境都埋藏了许多令人堕落的因素。

佛经里讲过许多人堕落的原因,也说要使自己不堕落是非常困难的,佛陀就说过:“一个人战胜一千个人一千次,还不如战胜自己一次来得可贵。”

什么容易使人堕落呢?

《杂阿含经》中举了五十几项使人堕落的事件,称“堕负门”,是相对于“胜处门”的,堕负门也就是“使人堕落和失败的门”,因为原文很长,我只选择现代人容易堕落的十项列在下面:

爱乐恶知识,不爱善知识; 欲恶不欲善,斗称以欺人。 博弈耽耆酒,游轻着女色; 常乐着睡眠,怠堕好嗔恨。 多财结朋友,酒食奢不节; 求珠当璎珞,革屣履伞盖。 受他丰美食,自吝惜其财; 若父母年老,不及时奉养。 于父母兄弟,槌打而骂辱; 有财而不施,无有尊卑序。

看起来,世间令人堕落的事物实在不少,我们可能无法改造拯救这个世界,唯一的方法是使我们自己不堕落,从堕落中超拔出来。《四十二章经》里有个故事:有一个人因为不能停止自己的淫乱冲动,想要砍断自己的阴部,使自己不再堕落于淫乱,佛陀听到了就开示他说:“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

让心灵清净不堕落,才能从堕落的人与环境中得到安宁与解脱。

在这无常的人间

《四十二章经》第三十八章: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

对曰:“数日间。”

佛言:“子未知道。”

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

对曰:“饭食间。”

佛言:“子未知道。”

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

对曰:“呼吸间。”

佛曰:“善哉!善哉!子知道矣!”

佛陀认为人生的短暂与变化是快速的,一如呼吸一样,一口气呼出去,吸不进来,就是下辈子了。这是人命的无常,也是人命的实情。此外,佛教里认为世间一切法一切相都是无常,并无一个永恒不变的存在,所以佛陀说:“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无常是人人都必须面对的事实,无常不是贫者才能感受,也不是富者所专有,权势再高的人,自认为可以控制一切的人,最后也要在无常中俯首。在这个世界,每一生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分钟每一秒,乃至每一万分之一秒,都是无常。

看清楚人生的无常,是一个人能否生智慧的开端——观照天地是无常的,世界是无常的,只有观照自己的心性,在无常中觉悟,才能迅速地证得圣道,就是这个道理。

说明无常的快速,和无常的普遍,佛陀在《坐禅三昧经》里有一段非常生动的比喻:

如鹿渴赴泉,已饮方向水; 独师无慈惠,不听饮竟杀。 痴人亦如是,勤修诸事务; 死至不待时,谁当为汝护。 人心期富贵,五欲情未满; 诸大国王辈,无得免此患。 仙人持咒箭,亦不免死生; 无常大象蹈,蚁蛭与地同。

无常的快速就像一只口渴的鹿跑到泉水边,才向着水想喝的时候,就被无情的猎人射杀了,竟不让它喝完最后一口水。

因五欲而想追求富贵的渴望,连大国王都不能免;天上的仙人虽会念咒,同样不能免除生死;可是当无常的大象走的时候,国王、仙人、蚁蛭,都和土地没有什么差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