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第2/2页)

《诗歌史》第一部和第二部出版后,相继被评为“2010年下半年最受关注的10本人文类图书”、“2010年深圳读书月推荐的百本好书”、“2011年桂林读书月最受读者欢迎的图书”,并登上了一些书店的销售排行榜。我还因此被一些网站评为“2011年度十佳诗人”第一名,当然,我没把它当作怎么了不起的荣誉,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斤两。对于这两本书,许多媒体进行了报道,本书附录其中的几篇,并非为了炫耀,而是意在向读者交代我对关于这一系列著作的一些想法。当然,限于报纸版面字数,这几篇访谈当时并没有按原样发表,此次收录进书中,标题也作了更改。

还需要说明的是,因为这些文章是多年以来断断续续写成的,而各种材料时有更新,书中肯定会存在不少未能“与时俱进”的观点和印象。同时,为了保持书写的独立性和“故事淡出,诗歌凸出”的宗旨,在写作这本书时,我很少与笔下的诗人直接沟通,而只是想从“第三方”的角度对其人其诗呈现出自己的感受。因此,一些诗人的经历被有意无意地“漏掉”在所难免。其实从更长远的视野看,这是一本永远写不完的书。对于书中那些“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地方,只好请读者谅解了。

作品受到关注,我没有任何理由掩饰自己的喜悦。但在喜悦的同时,我更清楚:相比浩瀚广博的文学海洋,我已写出的不过是一滴水珠。

2012年11月21日于桂林榕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