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在甘露中的爱(第5/8页)

就是这里

就是这里

抉择了永固天成的桑耶大寺

让佛陀的智慧

在雪域的心中

源远流长

(摘自《莲花生大师传》)

“宗固本”一个又一个相连的岩洞,恍若混沌初开时,一扇又一扇尘封的门,像一个戴草帽的人,躲避着光。我在门里艰难匍匐……

在宗固本岩洞的最底部,我们见到了那滋养大山万物的湍急的泉源。清澈见底的圆形的泉源静静地停驻着,据说这个神奇的泉源是藏传佛教中西藏的护法女神、吉祥天母班丹拉姆 ⑭ 的寄魂湖,它与雅鲁藏布江水相连,当泉眼里的圣水乳汁般流溢时,雅鲁藏布江便水乳交融白浪翻涌。

传说益西措加和莲花生当年就是饮用这里的泉水,在岩洞中秘修佛法。

那是怎样的,不可思议的密境啊!我缅怀着益西措加初见莲花生的故事。

传说莲花生于乙木兔年(777年)孟秋七月初一被藏王赤松德赞迎请抵达桑耶地区,始协助藏王赤松德赞建成了西藏第一座佛教寺院桑耶寺。在西藏第一批学习梵文的青年中,七位青年受戒出家后,同年,以赤松德赞的长妃子甲茂赞为首,又有一百名贵族妇女出家。那时,赤松德赞在向莲花生献上的五种秘供中,将王妃益西措加也供养给了莲花生大师。莲花生见赤松德赞能断舍心中一切最爱而予以供养,心中大悦,立即赐予益西措加“特别灌顶”,以这种宗教仪式,授予益西措加跟随自己学习和共同修行的资格,即佛书中的“智慧空行母”……

从“宗固本”回到措加拉措湖畔休息一天后,次日凌晨三点半,我们继续前往莲花生和益西措加的又一密修地“察漾宗”岩洞。

漫天星光照耀着山上的野蔷薇树林。这条山路已被志愿者修整得很平缓,路程也比前往“宗固本”岩洞短得多。

这夜,当我穿行在野蔷薇散发的芬芳中,我忽然觉得自己似乎在过去的某个时刻来过这里——很多时候,刹那的记忆犹若天上的闪电,瞬间照亮双眼又复归于黑暗;而这一世,这一夜和这一刻,夜晚的微风中,野蔷薇树斑驳的光影里盛满了我的幸福。

我满怀遐想,领会着莲花生和益西措加那师徒间、那同志般、那亲密伴侣般的情操和事业之心。

早上9点左右,我们到了。

柔美的晨光照耀着右旋海螺一般的“察漾宗”岩洞。岩洞门外的岩壁上,传说益西措加留下的金色的,那女儿的纤纤足印,像在展示生命的秘密,在讲述这位女密宗大师,早已亲身实践,穿越地球生物那生灭之门。

通向“察漾宗”岩洞的天梯有十多米高,笔直陡峭。传说是益西措加以红白旃檀木修建的。我跟着僧尼,小心向上攀爬着,禁不住双腿颤抖,头晕目眩,更不敢回头下看万丈深谷!

终于到了“察漾宗”岩洞口,我攥紧从岩洞里伸来的绳索,朝着被前人磨得十分光滑的岩洞里攀爬。

蜿蜒曲折的岩洞好似一个离奇的迷宫,里面到处可见自然化现的逼真的生物形状。

我们来到一个稍大的岩洞,据说益西措加曾在这里留下多处修行圣迹。僧尼们围成一圈,放开歌喉,一起为佛母益西措加献歌。

清澈的歌声像燃起的一盏金灯,照亮了益西措加的岁月……

传说,那一世,益西措加曾是一位商人的美丽女儿。她因听闻佛法,心,获得不变不退的坚定教化。

当一生即将圆满告终时,她得以游于传说中的法界,后化身为恒河女神,获得释迦佛的教法,再返回天界,名为妙音天女,为给众生带来永恒的喜乐,以音韵为擅长的事业。但为了更直接地利益地球生命,益西措加甘愿承受地球生活,种种污浊和不堪,出生在西藏远古嚓钦扎——赤松德赞藏王所管辖的一小邦的王宫中。以后,她和藏王赤松德赞盛大的婚姻,仿佛遇见莲花生前,一段彩虹般的铺垫……

在“察漾宗”深处,钻过直径大约一米的洞口,我们来到了据传当年莲花生和益西措加的密修洞。

岩洞里供奉着佛龛,摇曳的酥油灯映照着佛龛里莲花生和益西措加的塑像,佛书中讲述的一幕又一幕仿佛在眼前:传说那是在修建完桑耶寺的一次新年庆典,人们没有见到王妃益西措加,却得知赤松德赞将王妃供养给了莲花生大师。一些信奉苯教的大臣便说:“那位外来的江湖骗子到底把王妃带到哪里去了?也许已经把她杀了吧!大王呀,您到底是发疯还是丧失了理智?如果您以这种方式来统治我们,毁灭即将降临。请把您最心爱的王妃带回王宫,并以法律去惩罚那外来的妖魔恶棍或者把他流放到霍拉格……”就在大臣们满怀嗔恨地商议时,莲花生和益西措加正前往“帝卓岩”附近的索都山穴,修学密语教法。在那里,修持不会受到恶劣的干扰,凡夫大臣们也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