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喜欢的事,再难也要坚持(第2/2页)

这个时节,老百姓们家家做酱,做满满的一大缸子,停停当当地摆在门口的树下,红的红绿的绿,看起来就很香的样子。我喜欢看别人门口晒的食物,一年四季里也就夏季晒得多,辣椒是最常见的,小时候帮大人收菜,好像比现在看到的品种更多些,除了辣椒,还有白菜、大头菜、豇豆等。

遇到卖莲蓬的妇人,怀里抱着孩子。莲蓬十块钱一束,我买了其他东西,身上钱不够了,就要了比较小的三个,五块钱。她说她平日都在集市摆摊的,我要买就过去。莲子当天就被我吃完了,我剥莲子时不喜欢取心子,嫌弄得黏糊糊的,但那苦心不去,吃起来就不大好受了。

还是再来念叨几句法会吧。三天的法事,其实并不觉得累,因为是很欢喜做的事。最后一场是施食,民间叫“放焰口”,那天天公作美,一整天都没下雨。坛场照例还是摆在山门口,没有拉电线,掐着时间,快结束时天才黑,又因为有烛火和月色,并不觉得暗。

周围的老百姓三三两两来听经闻法,夜色渐渐暗下来时人就少了,烛火摇曳,经书上的字影影绰绰,人的脸颊看起来比白日里更红润。曾几何时,也是在这扇门旁,我听经师们唱着“一片贪嗔痴,到底成苦海”。心下惊觉,如闻霹雳。而今,人还在这里,唱着昔日听过的词。花幡随风飘荡,接引亡灵前来听法,正是“香烛花中不夜天”。这是经文里的形容,我喜欢“不夜”二字,好像时间是绵绵不绝的,坛中尘秽俱净,清辉彻骨。

那些调子,觉得很熟悉,一唱就想起来什么似的。好比做救苦时开头的韵,“初分道以斋为先,当自云囊究本源。”一唱三叹,如闻故曲。

每天院子里都是念经的声音,那声音很是缥缈,很远都能听见。

散场后,人该走的走了,东西该收的收了,我抬头看了看天,月斜风清,才忽觉已是秋日了。

这些日子里几乎都在学经韵,别的书也没有怎么看,前几天做接待,看经文总是不合适,空闲的时候就翻了翻《百年文言》,里面有一篇弘一法师的《西湖夜游记》,很短的文字,里面有这么几句:“岁月如流,倏逾几年。生者流离,逝者不作,坠欢莫拾,酒痕在衣。刘孝标云:‘魂魄一去,将同秋草。’吾生渺茫,可唏然感矣。漏下三箭,秉烛言归。”

幸甚至哉,歌以言志。我思古人,实获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