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味”双全,不容错过(第2/2页)
除了椿芽可食,香椿树的意义也很好,和道家有深厚的缘分。中学时读《逍遥游》,里面说“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当时没见过香椿树,所以记忆里香椿树一直是以神树的形象存在。清代道医徐灵胎就名大椿,我当时一看这个名字,就猜测他是学道的。椿是长寿的象征,古来追求长生的人都喜欢提及它。有个词叫“椿萱并茂”,里面的椿代指父亲。
“雨前椿芽嫩无丝,雨后椿芽生木质。”最近才听到这一说法,这里的雨指的是谷雨。还有几天就是谷雨了,当真如此的话,吃椿芽也要趁这几日了,估计这两天阿姨们应该就会把树上留着的那点儿嫩芽摘了。
“米汤菜、千里光嫩芽、野芹菜、紫蕨,都还在吃,昨天还吃了香椿凉拌米凉粉,味道极好。”
翻看清明节的日记,原来那两天也吃了椿芽。
[1]折耳根即鱼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