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与咖啡:一个人的社交

北欧人排外吗?这是每一个关注北欧生活的人所提出的质疑。有的人认为北欧人受常年寒冷环境的影响,又地处岛国,连性格也变得冰冷孤僻,很难真正做朋友。与北欧人交往,往往仅是一杯咖啡的距离。

果真如此吗?参加过几次不同的聚会酒会以后,大大改变了我的想法。究其原因,还在谈资的问题上。我们中国人自己都说:话不投机半句多。连同居或者婚姻中的伴侣,如果没有共同语言,北欧人都会立刻分道扬镳。何况一个半道上初次相逢认识的朋友?北欧人与跟自己谈不拢的人,认为交往只是对时间的消耗,很难建立真正的友谊。不管是对自己人还是外国人。

书以及从书中获得的渊博知识,是北欧人际交往的最好媒介。即便是萍水相逢的朋友,刚好谈论的书两人都看过,由此延伸的思考和讨论,足足能让两人兴奋一阵子。而我们感到难于和北欧人交往的普遍症结所在,真相是我们的阅读量远低于对方,故缺乏可以与之交往的谈资。对付外国人,我们最拿手的武器是美食,火锅、饺子一出,天下无敌。但再好吃的美食,每次都吃也难免乏味。反之,由阅读建立起来的自我认知、与双方文化的融入、对人生的思考、对事物的看法,以及价值观的认同,才是两情相悦最持之以恒甘之如饴跨国界的交往。

再没有一个民族像北欧诸国子民这样,如此热爱阅读的了,这是一个全民阅读的民族!电车上、火车上、飞机上、候机厅,以及各种候车厅,也或者排队的时候,甚至等朋友的间隙,大家都会随手从包里或者裤兜里掏出一本书,几乎是立刻进入阅读状态。更别说春日里的草坪、夏日里的海边、暖暖咖啡气息缭绕的咖啡馆世界!看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博物馆、美术馆和图书馆是最好的参照。在北欧,大大小小林立于每个城市的此“三馆”极大地满足了好书之人。比如芬兰,并不大的一个国家,却有近千个公共图书馆以及流动图书馆,分布于全国大大小小的城镇。

像其他北欧人一样,绝大多数的芬兰人经常光顾图书馆。也可以说书简直成了沉默寡言的芬兰人不可或缺的精神伴侣!而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统计,北欧的人均读书量是一年24本,相当于一个月两本书。

实际上在北欧,个体阅读量已经明显大于这个数字。见缝插针的阅读率性而惬意,不拘于环境,不拘于场所,阅读已经是北欧人生活中信手拈来的一个习惯。所以北欧最流行的书,是纸质轻巧、排版压缩、便于携带的口袋书。于是商场里卖的最俏的男士休闲裤,则是膝盖部有足够大的口袋可以装下一本书的那种。

走出去社交,是北欧人生活的理念之一。而书和书中的知识,就是最好的媒介。大街小巷林立的咖啡馆正是最好的证明。北欧人每家都有咖啡机,除了最简单的滴漏式、液压式,还有高端的,现磨咖啡,可以煮出各式花哨咖啡诸如卡布奇诺、拿铁等。所以你要说喝咖啡,家里一杯咖啡足矣,却为何还要巴巴地跑到咖啡馆去消遣?因为那里就像我们从前的茶馆一样,是一个社交的世界。

而对于北欧人来说,最典型的社交,却是“一个人的社交”。此意何解?北欧人泡咖啡馆的方式多种多样,约朋友去畅聊是一种,像《哈利·波特》之母J.K.罗琳发迹之前那样,带着稿纸或电脑去创作的又是一种。而更多的一类人,则只是为了一份在人群中的感觉。这类人家里有的是空间、却往往偏要携一本书,在人来人往的咖啡馆求得一份“清净”。

这种人非常能代表北欧人中“沉默的大多数”,读书与之堪称“心灵的阅读”。自己独处时感觉世界很喧嚣躁动,一旦到咖啡馆,世界立刻安静了!在热闹的场合干自己的事,不为交友,不为赶热闹,就为在人群中的一份存在感。有了这份存在感,和一本读来甚是愉悦的书,对于北欧人来说,足矣!一本书、一杯咖啡、一个桌旁阅读的自己,再加上咖啡的气息和低低流淌的音乐,完美!这就是北欧人骨子里狂爱的、沦陷在人群中的“一个人的社交”。所以尤其那些爱独来独往的“精神洁癖者”,一天不到咖啡馆小坐一下,必定怅然,如有所失。为了这群人,体贴之至的咖啡馆周末一大清早就会搭配好各式美味早餐,煮好咖啡,等着发型凌乱、睡眼惺忪的客人们一杯咖啡叫醒自己。

北欧人阅读的内容,天文、地理、哲学、历史、音乐、艺术,以及感人至深、引发人生思考的各种小说等等,五花八门、无所不包,而在这里面是绝对不会包括为了升职加薪、为自己充电而必须要学的专业技术书。如果让北欧人把学习工作中的压力带到业余生活中,还不如杀了他们。生活,是为了来享受的。学习,那是学校中的事。而一旦需要学习,北欧人随时会投身学校,专注地学习几年,毫不含糊。所以千万不要小看北欧人的学习能力,因为他们几乎一生都从未离开过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