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2 世界很好努力才配得到(第3/9页)

是的,我选择继续走下去。那好,那你就不要急着去证明什么,先静下心来,诚心地学习、阅读、思考、练笔、摸索、磨砺、积累、充实、沉淀,一样一样来,别偷懒,因为你不是天才,这条路也没有捷径。

比如,读一本经典的书,你是泛泛地读,过目即忘,还是细细地啃,回味,消化,并从中汲取营养,让它生长成为自己的骨骼和血肉?

就这样过了两三年,我在网络上也留下了十几万字。期间,我断断续续地往报纸杂志投稿,但大多都石沉大海。

有一次,与朋友小聚,有幸认识了一位在当地纸媒工作的姐姐。她向我要了联系方式,说可以交给副刊的编辑。记得当时我去吧台找服务员借纸和笔写邮箱的那刻,手指都是颤抖的。不是紧张,而是激动。

然后,我又慢慢在一些知名期刊上发表文章,然后跟人一起出合集。再然后,就有出版人来联系,跟我约了第一本书稿。接下来,是第二本、第三本……一直到现在的第六本。这就是我写作之路上的十年。

在这十年的时间里,我做过很多份工作,经历了很多事情,生活状态和个人心境也都有了很多改变,唯独没有改变过的,就是写作。

杜拉斯曾说:“不写作,我会屠杀全世界。”我想,如果不写作,我便不会成为今天的我。

也许,我会是一个批发部的小老板,为了多争取一个客户,挖空心思地压低利润,并往纸箱里放槟榔和糖果。

也许,我会是一名比较称职的文案,绞尽脑汁地做PPT,挖掘一件内衣的十种差异。

也许,我会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老公、孩子、热炕头,简简单单过一生。

当然,如果真是这样,也没有多么不好。但终究还是感觉少了点儿什么……

在给自己找定位的时候,我也曾问自己:

“你在做什么?

“你能做什么?

“你想做什么?”

如果答案是一样的,那么恭喜你,你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且值得为这个目标奋斗终生。

那天在群里看一些作者聊天,话题大约就是:写作给你带来了什么?

有人说,写作是迷恋,是拆穿,是探采。

有人说,写作是生命中的光。

有人说,写作是为灵魂找到一个出口。

有人说,写作是赚钱的另一种途径。

有人说,写作是梦想。

…………

而对我来说,写作应该是获得了一个多元化的内心世界。在这个文字世界里,我是追梦者,是造梦者,也是售梦者。对热爱之事物的心跳,无可比拟。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文字让我的心永远年轻。

有时,也会有小姑娘写私信来问我如何提高写作的能力。其实答案大家都知道,就像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一万小时定律”一样。但知道了会去做的人就不多了,然后,去做的人能坚持做下去的,就更少了。

而且,很多人都会忘记其中提到的那个词——“锤炼”。千锤百炼方成钢,一分辛苦一分才。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

从前,我很喜欢李商隐的诗,觉得他应该是属于“梦吞丹篆”的那一类人。但有一次查资料时却看到,他平时写诗,其实是在屋子里摆满了资料的,为了查找一个典故,并将其恰到好处地镶嵌、融合在诗句里,经常要翻阅堆积如山的书简,书简摊在地上,就像“獭祭鱼”。

吴淡如的书里有一段写她如何坚持写作的,说的是她受林清玄的感召,每天至少写两千字,把写作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因为林清玄曾告诉她,自己每天都会写三千字。

所以,当一件事成了生活的日常所需,你将再也不会有什么自我感动式的悲壮,当然,更不会感觉辛苦和愁闷。一切源于心甘情愿,就像洗脸、刷牙、吃饭一样,你总会做得娴熟又自然。

而一万小时定律,无疑就是一把戒尺。

长路漫漫,高山仰止,当我想要偷懒时,可以用来自量,自知,自勉。

二十弱冠,得见自己。

三十而立,得见天地。

四十不惑,得见众生。

下一个十年,我等着你。

如果你的生活不想被人任意篡改

生活如书,如果不想被人任意篡改,那就必须把笔握在自己手中。

很小的时候,我曾以为,我的村庄就是全部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只有一门语言,就是村里的方言;这个世界里,也只有一种小女孩,就是和我一样,冬天挂着鼻涕,夏天光着脚丫,浑身脏兮兮的,漫山遍野地疯跑、爬树、摘野果、放牛、打水漂、玩泥巴,将村里代销社的酸梅粉视为至尊美味。

直到那年夏天,我从未见过的姑妈带着她的女儿回来。见到她们之后,我才知道,原来山的那一边不是山啊,而是更大的世界。那里有高楼,有霓虹,有汽车,有电视,还有很多穿着漂亮衣服的小女孩。她们说着一种叫“普通话”的语言;她们不爬树,不放牛,不玩泥巴;她们吃面包和巧克力,干净又有礼貌,就像是生活在童话书里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