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现实里的等级观念(第3/3页)

与其说是自由与幸福、关怀与支持生产大师,倒不如说悲愤与忧患、冷落与挣扎造就着大师。那么是不是为了多几位大师就建议对作家进行迫害呢?不会蠢到这一步的。而且,作家们、文人们的条件太差了,生存权、隐私权、发言权,吗权也没有了,活命都成了问题,遑论人文成果。那样的状况是难以长期为继的,是混不下去的。要求合理的条件,要求起码的标准,这是天经地义的与无法否定的。问题是谁也不能说准大师与境遇间的关系,人为地拔苗助长或修建温室对于文学人才的成长绝非必要。

是体面和敬畏好,还是平常心好呢?是匍匐地、神谕地仰望大师、大奖等好,还是民主地、人间性地平视好?是视大师伟大、高不可攀好,还是视他们为亲切的朋友好?既然人人可以为尧舜,人皆是佛,为什么不可以人人可以为大师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就是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大师吗?是向大师请教、向大师学习也与大师商榷讨论好,还是一想到大师伟大就感到愧死,并要求非大师们愧死好?是以大师的名义吓人、震人好,还是以大师的名义春风化雨好?是一脸的所向无敌好,还是默默地微笑好?你怎样选择呢?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