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草纸(第5/6页)

我说,小姐的眼睛够毒的。

朋友说,她还看出你非常喜欢空白的莎草纸,说哪怕是9折,相信你最终也会购买。她对我说,为什么要这样拼命地为了别人讨价还价呢?如果最终以9折成交,他们会只收8.5折扣的钱,把那0.5的折扣让给我。这样他们能多赚一些,我也可以有点小收入。她还说,如果我不习惯从他们那里拿回扣,也可以在我购买他们货物的时候,把这点钱折算进去……

为之绝倒。阿拉伯人会做生意,由此让我深深佩服。

还是对法老文耿耿于怀,觉得一定要带走一件铭刻着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纪念品,才算来过埃及。

我对丽达说,哪里还有法老文的东西?除了莎草纸画以外。

丽达说,我会告诉你的。

我就死心塌地地等着。这一天终于等到了。一只小帆船带我们到尼罗河上冲浪。护送我们的水手,是两个当地的土著黑人。他们几乎不说话,只是露出雪白的牙齿微笑。帆船到达尼罗河上游的河口,丽达指着远处一座红色小楼对我们说,这就是英国惊险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住过的地方。我们说,就是那个写作《尼罗河上的惨案》的阿加莎吗?丽达说,就是她。我们说《尼罗河上的惨案》是在这里写的吗?丽达很实在地回答,这我就不知道了。但是,她住过这里,尼罗河的风光一定给了她灵感。

这话肯定对。

写到这里,让我介绍一下尼罗河。在埃及走动,你就是围着尼罗河转,甚至在飞机还没有降落的时候,你就在空中看到它庞大的水系。这是一条如此浩渺博大的河流,让你不由得敬畏和爱戴。

通常我们面对地图是“上北下南”,但面对尼罗河方位的时候,称呼就恰好颠倒了过来。尼罗河是从南方流向北方,所以当人们说到上尼罗河的时候,指的是南方。说到下尼罗河的时候,指的是北方。

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全长6670公里,流域面积334.9万平方公里,9起源于非洲中部的乌干达和埃塞俄比亚,往北途经尼罗河三角洲后注入地中海。

几千年来,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发洪水。尼罗河流经埃及的那一段,只占全长的六分之一。河流泛滥,一般来说是坏事,但对于埃及来说,是大大的好事。每年,当尼罗河发源地埃塞俄比亚山区进入雨季的时候,尼罗河河水就上涨。从7月中旬开始,洪水滔滔,开始淹没埃及的盆地。8月河水上涨最高时,河岸两旁的大片田野被完全淹没,成为沼泽,人们纷纷迁往高处躲避。10月过后,洪水消退,留下了肥沃的淤泥,大自然给埃及的土地普遍施了一次肥料。在这些一把能攥出油的土壤上,人们栽培了棉花、小麦、水稻、椰枣等农作物,大获丰收,在干旱的沙漠地区上形成了一条生机勃勃的“绿色走廊”。富饶的尼罗河河谷的收成足够全国人民的吃食,剩下的财力就去修建金字塔,也成为产生古代文明的一个摇篮。想想那神妙的象形文字,就能体会到当年得天独厚的埃及人过着怎样异想天开的日子。只有富足与闲暇,才能产生出如此匪夷所思的复杂文字,直到今天还令人叹为观止。

丽达告诉我们,埃及的旅游收入占到了国民收入的70%以上。埃及人称尼罗河是他们的生命之母。而开罗是尼罗河送给埃及的礼物。

开罗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顶部附近,东、南、西三面都被撒哈拉沙漠包围,气候炎热干燥。公元969年,美洲大陆还没有被发现之前,开罗已是阿拉伯帝国法蒂玛王朝的国都了。“开罗”在阿拉伯文中是“胜利”的意思。

开罗的市区分布在尼罗河两岸,尼罗河是开罗新旧城区的分界线。东岸,有着建于11~16世纪的老城,开罗的名胜古迹大都集中在这里。其中有建于12世纪的萨拉丁城堡和许多著名的清真寺,还有具有阿拉伯古代风貌的大市场,市场上陈列着铜器、纺织品、地毯、琥珀、香料等物品,空气中都弥漫着奇异香料的气味。老城区的房屋比较低矮,街巷狭窄,保持着古代风貌。尼罗河西岸,是19世纪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市区。新市区内高楼林立,187米的开罗塔高高地俯瞰着全城。在宽阔的新区马路上,到处奔驰着电车和汽车。而在老城的街道中,不时可以看到古老的马车和沙漠特有的骆驼在往来。

我们的小帆船停在了尼罗河的中心,这里水天一色,让你生出航海的感觉。两个黑人突然拿出很多木雕和石头的项链、耳坠等,向我们兜售。丽达说,他们很辛苦,工资也很低,如果买一些他们的货物,就是帮助他们。我买下了一串木制的项链,是由十几只木雕角马组成的,算不上精致,但自有一种野性的韵味让你感动。每只角马都是寥寥几刀,就雕出了奔跑的英姿。你不得不承认,这些无名的工匠并不是有多么出众的手艺,只是他们的眼睛无数次地遭遇过角马的奔驰,所以哪怕是最蹩脚的手艺人,也沾染了角马魂灵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