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同仁堂(第2/2页)

同仁堂是以丸、散、膏、丹等中成药著称于世的。至于配方,有些是乐氏家传,但大部分来自于医学典籍、民间验方和清宫太医院。俗话说:“千方易得,一效难求。”同仁堂的药之所以与众不同,往往在于计量独特和选料实在。

比如活络丹本是明代古方,但原方配伍主次不明,君臣佐使含糊不清。同仁堂根据中药配伍原则对各味药量做了调整,大幅度提高了疗效,成了治疗风湿痹症的良方。更有意思的是白凤丸,综合了三本医书的三个方剂调配而成,药性平和,不燥不寒,不愧为治疗妇女气血两亏的圣药。

说到选料,那更是同仁堂的杀手锏。同仁堂一贯以拣选上等道地药材闻名,名贵药材如牛黄、犀角等等挑选起来丝毫不苟。即便是很普通的药材,也要做到选料精到,从不坑人。比如大黄,只选最瓷实的进,带泡儿的一律不能用。就连做蜜丸辅料的蜂蜜也都来自专门的蜜行。这就叫“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乐氏祖训认为,所谓古方无效的说法,必是由于“修合未工,品味不正”。而相比之下,其他药铺根本不重视这些细节,甚至琢磨出用糖稀代替蜂蜜的“窍门儿”,为的是能偷偷省俩钱。

同仁堂的制药过程不惜工本。水丸和蜜丸必依古法炮制,蒸、炒、煅、烫、炙、浸、水、飞等等四十多道繁琐工序没有一丁点儿马虎。所用的细料如牛黄、羚羊角等等必依古法放足分量。而且制成之后还要封好存放一两年才能出售,为的是去净燥气,让药味更纯,这样药效才更好。期间积压的成本,也就由药店承担了。这就叫“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上世纪50年代,药库里清理出一批清朝末年生产的苏合香丸和再造丸,打开蜡壳以后依然药香浓郁,色泽如初。同仁堂的子孙就是凭着这份踏实和耐性一代代经营着这家老字号,不坑人,不害人。

讲起经营,同仁堂在迎合了皇家和官府需求的同时,也从没忘了平民百姓。每到会试之期向各地进京备考的举子赠送应季成药是传承了两百年的老规矩。这不但在全国扬了善名,还为日后培养了一大批高端消费者。对于穷人,每年夏天备预防中暑的小药那是惯例。不仅如此,当年北京城每年要清理一次城沟,也是同仁堂出资在各个城门开沟的地方挂上一排明亮的“沟灯”,为的是让走夜路的百姓不至于摔着碰着。当然,那高高挂起的大灯笼上少不了“同仁堂”三个大字。

就这样,京城上上下下的男女老少没有不知道同仁堂的,老药铺成了北京的一部分,相声里有《同仁堂》,童谣里也有同仁堂。与其说同仁堂经营的是药品,倒不如说同仁堂经营的是一种“养生”的文化,一种“济世”的气脉。这气脉从遥远的古代一直流贯至今,虽历尽坎坷却从未中断过。

给顾客配一分钱药的故事不是发生在古代,而是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一位顾客要买四克天仙藤,在当时这四克药只值四厘钱,老店员前前后后跑了好几趟给包好了十克,说明用法后只收了顾客一分钱。

老字号上那瓷瓷实实的金字,正是靠着这无数次似乎是不经意间做成的一分钱生意捶打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