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提炼人性温度(第2/20页)

孝道是建立在人权、平等和人性、亲情基础之上的。“百善孝为先”,孔子对儒家提出的孝道阐述非常精辟,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此语高度概括了“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孔子说过要孝对父母,孝对兄长,这是仁的根本。儒家哲学注重人的自身修养,要求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客观上讲,孔子所宣传的孝来源于奴隶社会,在当时是一种维护奴隶制度秩序的工具。《孝经》里面曾经说过孝是天经、地义和人的基本行为。天子要维护诸侯地位,老百姓要好好地侍候父母,其中规律显而易见。孔子在其基础上,讲它发扬光大并有所推广,便有了所谓的孝顺之道。

孔子生活的时代,社会秩序的维持要靠一家一户的男耕女织,那么家庭秩序靠什么维持?孔子认为,那就要靠父母对儿女的慈爱,儿女对父母的孝敬。长幼有序,父亲像个父亲,儿子像个儿子。父慈子孝,原本就是人的天性。孔子只不过是赋予了它们社会价值,并且反过来作为道德规范,规范着每一个人的家庭行为。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约束,依礼而行就是孝。子又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孝的内容不仅指家庭生活,还应包括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实现人生价值,为父母解忧,为家庭增光。

《新三字经》里有一句:“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湖北省一位因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好孩子。他九岁时,不幸丧母,小小年纪便懂得孝敬父亲。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放好帐子,让父亲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当时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情正是这样,黄香长大以后,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在“孝”这个会意字中,上部偏旁是“老”,下部偏旁为“子”,表示上下连续,无有终始,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所以,中国文化是建立在孝道基础上的。“百善孝为先”道出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一部《孝经》为诸经之经中之经。孔子把“孝悌”置教育之首,《礼记》第一篇“吉礼”讲祭祖,谈的就是孝道。而“忤逆不孝”在古代刑典中被列为重罪。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在先哲们的情怀和视野里,人与人、人与天之间的和谐共处就是天地间最奇妙的乐章。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亲情是教育的源泉和支持,只有爱父母,才会爱祖国,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但时代发展到今天,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四处奔波的人们几乎忘记了古人的遗训,忘记了亲情的意义,亲人之间的情感正在被有形无形的代沟所取代,亲情正随着岁月的流逝被渐渐淡忘。

没有亲情的人是可悲的。因为亲情和你的生命一起诞生。从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再到到伊呀学语……亲情一直伴随着生命成长。没有亲情的人,是让人不耻的。易牙是我国春秋时期一位著名厨师,齐桓公对他的厨艺非常赞赏。就在齐桓公吃腻了美食而索求人肉时,易牙把自己的儿子蒸了,把肉献给齐桓公以示忠心。齐桓公很感动,管仲却嗤之以鼻,认为虎毒还不食子呢,如此毫无亲情的人能有忠心吗?后来,易牙害死了齐桓公,证实了管仲的判断。

中国人处朋择友,或欲知一个人对公众是否真有爱心,传统做法是先观察其对父母的态度。《孝经》载有“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亲他人者,谓之悖礼”。很难设想,假如一个人对父母都不敬或是留一手,其对社会又有多大诚意!这样的人即使对朋友显示出一时的热情关爱,最终必定受利益驱使。无论时代怎样变化,天道不会变;不管你身份地位或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如何,孝敬父母这条天道,不可悖忤。

“百行之首,以孝为先”,“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孝敬父母,关爱亲人,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一个从小就不懂得关心父母、缺乏家庭责任感的孩子,长大后又怎能做到关心他人、对社会尽责。我们的家庭需要的是人格健全、热情奔放、对未来充满希望的青春少年,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有事业心、有责任感、对祖国忠诚的未来建设者。可是,在当前,亲情教育处于一种被忽视的地位。为生活而忙碌的父母一直不曾停下脚步,坐下来陪陪子女;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子女们对父母的含辛茹苦视而不见,对于父母的训导和忠告置罔若闻,媒体经常报道的一些人和人之间缺乏真诚、关爱和信赖的事例,一些不文明、没有道德的行为等,对他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