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缘灭西班牙(第16/19页)
在政治、领土、金融、商业、贸易、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占尽优势的西班牙,为什么一步步丧掉原有的优势,一步步衰落下去,最后沦为徒有虚名的老朽帝国呢?
为了积累财富,西班牙政府制定严格的措施把金银储存在国内,禁止出口;但是金银的本质终归是金属而已,不能吃不能喝除了做装饰品外没有大用途。
在当时工业水平并不是很高的条件下,手工生产效率很难有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是有极限的。因此,金银的大量流入就相当于货币投入激增,但生产能力却没有相应的增长,从而导致物资相对短缺,通货膨胀严重。
统治阶层看到问题后把通货膨胀的原因归于向殖民地输出货物,于是下令禁止向殖民地出口西班牙货物,这在当时是个得到多数人拥护的英明决定。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导致西班牙的商业和工业失去了广阔的市场,拱手让出的市场反而促使英国、法国等国家的加工业迅速地占领了西班牙国内和殖民地的市场。
由于市场的丧失,西班牙的工商业因为技术和市场的双重困难而发展缓慢直至渐渐萎缩。而英国等国生产的商品却随着生产技术的改进而逐渐物美价廉。在这样的对比之下,在自由贸易比较优势的选择下,自己生产还不如购买合算,于是西班牙干脆放弃了产业发展,只用从美洲掠夺回来的金银来购买外国生产的货物。西班牙人从西印度群岛经过长距离的、长时间的、危险的航行之后所带回的金银财宝,以及他们曾经用鲜血和劳动所创造的财富,就这样被外国人舒舒服服地搬回到他们本国去了。美洲的金山成就了西班牙的霸名却也磨灭了西班牙人祖传的勤勉精神。
而同时期的英国没有足够的金银“货币”,只能算得上是当时资本主义刚刚起步的小穷国。英国只有通过发展开矿、工业、商业及军事工业(海盗)等渠道,采用重商主义政策去换取西班牙手中的金银,刚好西班牙自己放弃了的殖民地市场给英国工业品带来了巨大的销路,英国的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壮大起来。手工工作效率的局限性,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不足,促使英国资本家在利润的驱使下积极改进纺织机械,寻求新的机械动力,最终导致了工业革命,使英国开始踏上了大国之路的征程。
1588年,曾经叱诧一时的庞大的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舰队所击败。此后西班牙一蹶不振,最终被英国取代了欧洲霸主地位。
西班牙的战败而导致的落寞,表面原因是战争中一系列战略战术失误和恶劣天气的影响,根本上则体现了英国和西班牙之间技术力的巨大差距。英国的设计水平能够生产出可以远程毁船火炮和新型军舰,而西班牙依然停留在原地没有发展。西班牙在发展过程中有过丰富的资源,并且在每个时代都使资源按照利润最优化来配置,改善人民的生活;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却使得西班牙贫穷落后了,西班牙人从美洲掠夺又千辛万苦地运回国内的财富并没有用来提高技术力、发展生产力,而是被眼前利益所迷惑,奢侈挥霍掉了。历史前进的车轮滚滚向前。它选择了追求进步的英国,淘汰掉了安逸享受的西班牙。这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当时的西班牙人却没有意识到这点,从而错过了良机。
大西洋的七颗钻石——加纳利群岛
在欧洲人的心目中,如果选一个地方作为天堂的代名词,那一定是加纳利群岛。阳光、海滩、棕榈树、蓝天白云,一望无尽的大海,四季如春般的温暖,这个面积只有227平方公里的热带群岛集合了所有可以让欧洲人怦然心动的各种元素。因此无论是春、夏、秋、冬,这里总是挤满了前来旅游观光或者放松心灵的各国游客,如诗如画的风景同样吸引了三毛和她的丈夫荷西。
从版图上说,加纳利群岛是西班牙的领土,但从实际地理上来看,加纳利群岛距离西班牙本土超过1000公里。从首都马德里坐飞机飞往加纳利的首府拉斯帕尔马斯,需要两小时45分钟的时间。如果纯粹从地理位置上来划分区域的话,加纳利群岛应该是属于非洲,因为它到非洲东海岸的距离要比到西班牙本土的距离近得多,加纳利群岛是在西班牙帝国对外扩张的时候强占的殖民地,一直到今天成为西班牙的领土。由于加纳利群岛地处热带,因此这里从来都没有冬天,四季的温差不大,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间的差距不超过15摄氏度。年平均气温27.1摄氏度,而且日照时间长,是一片真正的“温暖之地”,这也是很多游人选择在冬天来这里旅游的原因之一。
在英语里,加纳利有“金丝雀”的意思,人们用“金丝雀”来形容加纳利群岛,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三毛在《温柔的夜》中写到: